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经济生物,近几年河蟹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2010年59.3万吨,2011年64.9万吨),产值近400亿元(2012全国渔业统计年鉴),堪称我国名特优养殖业的一朵奇葩。近20年来,河蟹养殖持续发展良好,全国从种源,苗种生产,成蟹养殖以及产品销售都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布局,但同时河蟹的养殖面临挑战和问题,主要的问题之一是河蟹产业仍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投饵不科学,在河蟹养殖中,投饵还主要投喂一些单一饵料,如玉米、小麦、粉粕类或低质量饲料及野杂鱼等,往往造成河蟹营养的不均衡,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这些单一饲料饲养的蟹种性成熟提前,直接导致成蟹规格偏小,经济价值不高,同时单一的饲料易产生大量养殖废物并导致池塘水质恶化,造成河蟹疾病,需要进行高效饲料开发并引导养殖户科学投饵,同时,针对目前水产养殖中作为饵料使用大量的小杂鱼情况,多数水产营养专家呼吁要推进国家立法,禁止使用小杂鱼作为饵料。针对此,近5年来,我们课题团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全程饲料下的科学养殖技术研发,并结合育肥强化技术,湿地环境营造技术,底部增氧等技术,保障养殖环境的良好,进行扣蟹和成蟹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基本形成了一套全程颗粒饲料下养殖河蟹的技术体系,全面替代了传统野杂鱼等饵料,这样一方面避免饲料的转食的适应(由杂鱼转化为颗粒饲料),同时保障了育肥的效果,而且可提早上市,保障了河蟹养殖的品质和质量,并成功在台湾推广应用。国内也首次获得了国家星火重大项目资助,在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地区安徽和江苏进行部分试点和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