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管道规划思路探讨

来源 :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城市积极推广工业区集中供热,对节约能源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供热管网顺利建设,避免供热管道建设与城市规划产生矛盾,造成重复建设或者预留管网不足,因此供热管道施工图设计前需开展供热管道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本文以厦门市城东工业区供热管道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城市规划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阐述工业园区供热管道规划设计编制思路,衔接上位规划,确保供热管道规划设计最终落地.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地源热泵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地源热泵原理和系统组成,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原则;通过地源热泵工程实例分析了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性;针对当前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地源热泵建设过程中需要做的几项工作.
计算直埋保温塑料管道(耐热型聚乙烯)(当量绝对粗糙度K值约为0.02mm)管内水从过渡区转到粗糙区(阻力平方区)的临界速度,判定管内流动状态改变为紊流过渡区,采用洛巴耶夫公式计算摩擦阻力系数λ.对dn110/90、dn200/163.6、dn250/204.6,dn355/290.6四种管径,在水温为20℃、40℃和75℃三种温度下,分别采用海澄威廉公式和洛巴耶夫公式计算出的比摩阻进行比较,海澄威
目前,我国集中供热管网按敷设方式分类可分为架空敷设、地沟敷设以及直埋敷设.直埋敷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近十余年的大力发展,在我国总供热管网里程中现已占到了五成以上,并且规模还在进一步的扩大中.因此,为了保证钢塑复合管在直埋中的安全,分析直埋钢塑复合管的纵向变形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引起的应力主要包括管道内的流体压力(简称内压力)作用所产生的应力;由于外载荷作用在管道上所产生的应力.外载荷主要是管道的自重(管子、流体和保温结构的重量)和风雪载荷(对室外管道);由于供热管道热胀和冷缩受约束所产生的应力.进行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的应力分析时,由于实际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如果要求很准确的考虑各种细微的影响,势必造成数学推导上的困难,以至于无法解决。通常的研究方法按照物体的性质,以及求
为面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等政策.近几个供暖期城市供暖面积快速增长.环境污染、热源紧张和供热面积的快速增长都为长输供热管网方案提供了发展机会.本文主要介绍某地区利用城市周边电厂余热作为热源长距离输送供热的设计,通过工程实际建设论证长输供热管网系统.
以某项目为例,采用蓄热调峰的热泵系统实现夏季的供冷和冬季的供热.本文首先通过热泵系统的描述,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其次通过系统经济性分析,阐述了系统的优势.该系统拓宽了热泵系统的使用条件,克服热泵机组运行缺点,增加了系统稳定性、降低投资、运行节能、设备寿命提高,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同时为类似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效果.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显然传统的城市供热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这就要求城市供热不断做出改善,城市集中供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供热方式,可以解决传统供热方式的诸多弊端.为了适应城市越来越大的供热需求量,同时减少热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采用集中供热管网系统来为城市供暖.本文基于供热的理论基础,借助编程来设计供热系统,所得结果对实际供热具有指导
我国的城市一般可以划分为多个供热区域,每个区域由独立运行的单热源或者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负责供热.随着供热规模的扩大和供热质量的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及可靠性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鉴于大型多热源环状管网在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集中供热系统应该由单一热源枝状网向多热源环状网转变.
针对某学院校区的集中供热方式中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这一问题,本文从负荷调节和分时分温控制两方面进行优化,在原有工程上加入气候补偿器和现场控制器,来实现根据实际供热量的需要,来控制供水温度,进而实现在整个供暖季运行周期,既满足供暖需求,又达到供热量最小,运行费用最低.
地热能是人类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分布广泛、总量丰富、能量密度大,具有绿色低碳、适用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能,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解决因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本文在着重介绍地热发电、地热采暖制冷这两种主要地热利用方式的基础上,梳理了地热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地热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