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制冷空调试验平台测控系统的研制

来源 :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制冷空调试验平台的全自动测控系统,分析了该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该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对该测控系统中ActiveX技术做了详细的论述.
其他文献
对于以冷负荷为主的商业性建筑来说,使用冷却塔辅助冷却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节省初投资,减少地下埋管,并且能消除因地下热积聚而引起的机组性能恶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在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地源热泵实验室得出的不同运行和控制策略下辅助冷却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结果来分析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运行能耗,并对不同运行和控制策略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建立了泡沫金属内冻结相变传热过程的传热模型.模型中由于泡沫金属中的固体骨架与流体间不同的传热性能,因此在数学模型的建立上需要考虑固体骨架与流体间换热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其相变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内,且存在一个固相与液相共存的过渡区.采用显热容法模拟了泡沫金属内冻结过程中的传热过程.得到了冻结过程中泡沫金属内温度分布和孔隙率对冻结温度变化影响.计算结果为相变储能设备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的核心,由于各地区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文的不同,设计施工前进行现场地埋管传热性能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利用地热试验台在南京地区进行的桩埋管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显示,测试桩埋管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和取热能力,证明地源热泵在该区域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
介绍了热泵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典型的热泵干燥装置,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热泵干燥技术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本文通过对十八烷及其相变微胶囊和悬浮液潜热的实测,讨论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研制过程中潜热测量方法,比较了参比温度法和DSC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测量潜热所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参比温度法需要注意(1)测试条件的计算校核应满足Bi数小于0.1;(2)环境温度选择应低于凝固或高于融化结束温度;(3)当出现双峰或相变热较小的情况,可参考DSC所得相变起始和结束温度进行计算.DSC测量中在允许范围内取样量应尽量
本文在分析我国空调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直接蒸发冷却式空调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研究现状,并对该种空调装置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论述。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热水器装置,对该地源热泵热水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冬季制热水模式下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热泵热水器节能效果明显,运行能效比EER达到3.1-3.2;在室外温度从0℃到10℃变化时,能效比变化范围为3.1-3.18,性能稳定,几乎不随室外温度变化.此外,分析并讨论了地下埋管换热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特性:前35分钟地下换热器出水温度从16
本文介绍了二元冰的各种制备原理,并对过冷水制冰、水喷射蒸发制冰、下降膜式制冰、直接接触式制冰等新型制冰方式及其研究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验提出添加剂对发展直接接触式制冰的影响。
气流的动态特征是影响建筑热环境和人体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在气流动态特征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环境中的自然风和机械风的气流动态特征尤其在风谱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和有趣的联系,这很可能是导致人们对自然风和机械风有不同感受的主要原因.针对模拟自然风、正弦风和稳态机械风的人体热舒适投票实验表明,在较高平均风速条件下,模拟自然风的可接受度最高
小型水源热泵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室外侧换热器、室内侧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组成.基于稳态分布参数方法和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压力平衡原理,建立了小型水源热泵机组部件的理论模型以及水源热泵空调机组的系统模型.对制冷剂为R-22制冷系统的制冷运行进行了系统仿真,预测了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对机组的性能预测并进行优化设计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