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均衡分析的理论模型

来源 :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的粮食安全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值得商榷.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粮食安全观下,从方法论角度构建了一个粮食安全均衡分析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粮食安全成本收益的变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仅存在经济成本,还存在"大国效应"的成本飙升、"逆向调节"和其他成本问题,我国粮食储备和本国进口余额不是弥补粮食生产不足的主要手段,在确定粮食储备量时也不完全是在通过本国储备和进出口之间权衡经济利益。
其他文献
考察了NaBr/KY催化剂的甲苯氧化甲基化反应(OMT)反应稳定性.经过50小时的OMT反应结果表明,反应初期,甲苯转化率、总C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之后趋于稳定,总C选择性基本维持不变,并且,总C产物中,苯乙烯的选择性随着反应的进行呈下降趋势,而乙苯的选择性与苯乙烯相比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此外,利用XRD、骨架IR、XPS、SiMAS NMR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催化剂经过50小
本文将神经网络法和树结构的概念引入稀土分离中,分别推导了多组分两出口、三出口体系中独立分离流程和分离工艺的递推和解析表达式.以P507-HCl体系的镧、铈、镨、钕分离作为实例,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稀土分离流程和工艺的总结、归纳和分类中大有裨益,可排除许多主观因素,使优化对象的遴选更为客观,从而得出稀土分离的优化设计流程和工艺.
催化剂颗粒结构对其宏观活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扩散过程不容忽视或占主导地位时,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对于内扩散阻止作用比较明显的工业甲醇合过程来说,适宜的颗粒设计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本文将实时相移Mach-Zehnder干涉技术与成像技术相结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图象处理技术完成对Naclo晶体的实时诊断,实时观测了Naclo晶体溶解和结晶过程,得到了该过程的溶解条纹和生长条纹,反演计算出该过程的浓度分布,同时分析了晶体生长过程中由重力引起的浮力对流现象,实验证明了这种对流现象直接影响着晶体各个晶面的生长速率.
本文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TiO/SnO复合凝胶,测定了其对水蒸汽和乙醇气体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根据吸附理论推导了气体吸附动力学方程,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用三维激光光普勒测量了扩压叶栅片压力面和端壁交汇的角区中的旋涡流动结构,得出了角区附面层发展情况、二次流动结构和流向涡量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压力面角区流动中,旋涡的形式主要表现为通道涡的形成和发展.
两种薄膜均在650℃以上开始晶化,温度越高,晶化越完全,在800℃可完全晶化;所得纳米晶颗粒呈纯的萤石结构立方相;铝和钛掺杂的纳米晶颗粒的平均大小分别为47和51nm.铝掺杂的薄膜非常均匀致密,而钛掺杂的薄膜存在少量向微气孔.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3Y-TZP-AlO纳米级复合粉末,研究了AlO含量和温度对粉末的相结构和ZrO昌格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800℃/1h煅烧的复合粉末只出现t-Zro相,不出现AlO的任何晶相;当AlO含量不大于10﹪时,ZrO晶格常数随AlO含量增加而减小,但当AlO含量为20﹪时,ZrO晶格常数反而略有增大.当温度至1200℃时,开始形成α-AlO对ZrO晶格常数的影响减小.当温度达到1
本文通过分析晶体学发展史上的若干重要阶段,并结合作者的材料研究工作,阐述了昌体微结构中的现象美、数学美和对称美,其美呈现于显微组织及抽象、自洽的晶体学理论中.
深盆气藏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非常规气藏,是发育在致密储层中且在区域上具有气水倒置关系特征的特殊气藏,它的发现通常代表了巨大天然气地质储量的出现,深盆气藏研究代表了油气地质新的发展方向.开展深盆气成藏机理和勘探开发研究对我国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