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唐《灸艾图》浅析宋代外治法的应用

来源 :2016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shen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报提纲一、李唐简介二、《灸艾图》简介三、《灸艾图》解疑四、结论一、李唐简介李唐(1066-1150),宋代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 宋徼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
其他文献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采用艾灸治疗冻伤的亲身经历,一边灸给自己治疗,一边学习相关的中医经络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中医理论知识,也为自己的灸条研制之路增添很多新的灵感。因为作者的第一代灸条有烟、有味,有时还掉渣,蹦火星,容易烫到自己,所以感到不是很理想,后经七八年的学习和研发,第二代碳化、无烟、无味、不掉渣、不蹦火星的艾条问世了。这款产品不仅自己从中受益,同时也帮助了很多人。可以说在继承
作者通过介绍了其采用艾灸治疗失眠、肺病、干燥综合征以及眼疾等方面的情况,详细阐述了施治流程以及穴位选择,并写明了相关反应,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和其团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探索以及反复的临床实践,在汲取前辈、名家和同仁们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将学到的各种新方法经过自己反复体验后,再用于临床验证,取其精华,并加以改进创新。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调理方法,“木子悬灸综合调理法”。这种方法是站在中医学整体观的立场上,以经络、五行和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把经络作为一条主线,循经探寻敏感部位,看敏感点在哪条经上,分属于哪个脏器
膝关节炎的发生一般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膝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引起老年人腿疼的主要原因.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膝关节受凉受寒也是导致膝关节炎的原因.采用隔物灸,先选取大块新鲜生姜,沿最大直径切取厚度约为3mm的姜片,中心用针灸针刺穿9个针眼,将每柱艾绒点燃放置在下述穴位上轮流施灸,待皮肤发红、疼痛时轮流换穴位。取穴:百会、关元、肾俞、足三里、阴陵泉、阳
痔疮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出、疼痛、黏液流出、搔痒等。外痔:外痔临床上分为血栓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及结缔组织性外痔4种,其在临床的表现各不相同。采用艾灸疗法,选穴:首选长强和痔点,都是治疗痔疮的要穴。首先要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塑料小凳子,然后洗干净,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肛门。灸之前先要把臀
中医内病外治,历代中医名家都把脐作为调理疾病的主要途径。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治百病。通过对脐灸温补,可补虚泻实,治标固本。神阙穴(俗称肚脐),是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供血、供养、输送营养的惟一通道。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经脐部给药,不通过消化道的吸收,肝脏的分解,肾脏的排泄,直接作用于体内及病灶部位。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避免
中医认为肩周炎是人体肝肾亏损、气血衰落,风邪、寒邪、湿邪乘虚而入,导致血不养筋、经气不畅而出现的不通则痛的病证,是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证.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疗肩周炎有比较好的效果。常用艾灸取穴有阿是穴、肩髎、肩髃、天宗、肩贞、臂臑、曲池。各穴酌情配伍,用艾条做温和灸或隔姜灸,每穴15-20分钟或5-7壮,7
孙思邈生平概述孙思邈,号真人,又号太白处士,京兆华原人,享年百余岁.孙思邈论养生"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跟孙思邈学饮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会议
《内经》三阴三阳得名考1、《内经》中阴、阳的基本用法:为事物属性分类《太素》卷五《阴阳合》:夫阴阳之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有名而无形(实)",是针对有名有形(实)而言的.汉语的词中,大多是名和形(实)相符,叫名副其实;有名而无形(实),谓名不副实(形).名不副实的词,一般是代词、和为事物属性分类的词,如:左右、上下、表里等.阴阳也是为事物属性分类的词.
会议
汇报提纲1 道地药材2 豫药的历史3 豫药的现状4 豫药的用途及开发5展望一、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一词,始显于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所谓道地药材通常是指来自特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因而道地药材被用作优质药材的代名词,认为是经过历史上临床疗效检验而被评价为质量优良的药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