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温环烷酸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hens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环烷酸腐蚀是加工高酸原油装置的主要破坏形式,温度、酸值、流速和时间是影响其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炼化装置常用的304、316L 不锈钢和Cr5Mo 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以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材质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各因素的影响权重,明确各材质腐蚀破坏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酸值介质中三种材质均有明显腐蚀,特别是Cr5Mo 钢,在相同的条件下其腐蚀速率是其他两种材料的10 倍以上,耐蚀性最差,腐蚀破坏风险最高;Cr5Mo 钢在环烷酸介质中,影响腐蚀速率从大到小的因素顺序依次为:流速、温度、酸值和腐蚀时间;304 不锈钢在环烷酸环境中,影响腐蚀速率从大到小的因素顺序依次为:流速、酸值、腐蚀时间和温度,表明流速和酸值对304 不锈钢抗环烷酸腐蚀性能的影响较大;对316L 不锈钢来说,酸值是影响其腐蚀破坏的最主要因素。从破坏形式看,三种材料在实验条件下均出现点蚀,以304 和Cr5Mo 更为严重,在未对装置的材质进行升级前应对其监护使用。
其他文献
:固/气共晶定向凝固工艺(Gasar)是制备藕状多孔结构的先进工艺。通过对该工艺过程的传热、传质、气泡形核以及气孔与固相同步生长的理论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描述藕状多孔结构单气孔演变过程的非稳态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的方式,综合考虑凝固速率、气体浓度、温度梯度等各种工艺参数对Gasar 工艺过程的影响,实现了Gasar 工艺过程中单气孔结构形成及演变的模拟仿真,揭示了工艺参数对藕状多孔结构形成过程以
在喷射成形工艺中,气体速度是影响雾化效果的最重要的因数。由动力学原理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气体的温度可以提高气体速度进而改善雾化效果,并对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Fluent 模拟软件,模拟四种温度(30℃、50℃、100℃、150℃)下气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强场,并对雾化效果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
发展半导体固态照明的关键是提高Ⅲ-Ⅴ 族半导体LED 芯片的出光效率.LED芯片的出光效率主要取决于内量子效率和光提取效率.利用微纳米结构提高Ⅲ-Ⅴ 族半导体LED 出光效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基于单层胶体晶体的微纳米加工技术,作为一种极富潜力的“自下而上”的构筑有序微纳米结构的方法,已成为纳米材料和结构制备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然而,单层胶体晶体质量不佳一直是利用单层胶体晶体进行微纳米加工所面临
焊接是重大工程结构和装备制造的重要方法,焊接结构的制造与服役中常会存在缺陷,缺陷的存在和演变对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及寿命有重要影响。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理论与方法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的必要性,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的目的和任务,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的欧美流行方法,焊接结构完整性评定的中国方法,最后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介绍大厚度钛合金电子束结构焊接
进行了应力控制下的304 不锈钢疲劳试验,得到了不同损伤程度的疲劳试样。采用非线性超声纵波技术,对其进了超声二次谐波信号的检测,建立了二次谐波信号与不同位错形态及密度的函数模型。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RD 方法,分析研究了疲劳损伤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和位错密度。
随着器件微型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所用材料在微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演变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含盘片状析出相的Al-Cu 合金作为模型材料,对比研究内在和外在尺寸变化对强化的影响及其耦合作用。经时效处理得到析出相分布后,采用聚焦离子束(FIB)制备了不同直径的Al-Cu 单晶微柱体,通过压缩实验测量了应力-应变曲线及屈服强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柱直径大于某一临界尺寸时,Al-Cu微柱表现出类似块体
Cold rolling of 5~80%reduction in thickness is performed on the high 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with nitrogen content of up to 1%.The microstructure after cold roll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准确地预测服役寿命是实现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同时保证其可靠性与耐久性的关键。根据传统的疲劳寿命估计模型估计的服役载荷下零件疲劳寿命在很多情况下小于试验寿命,造成设计阶段安全系数相对过大,以致轻量化不能充分实现。其根源是因为传统疲劳寿命估计模型建立在载荷仅造成损伤的强度理论之上,即零件的疲劳强度是一个衰减模型。大量研究成果表明,载荷不仅造成损伤,疲劳极限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载荷还具有强化效果。本文将疲劳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然而,人们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面,而关于其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一种含硅铝低合金钢进行空冷回火和等温淬火处理,获得了两种不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空冷回火试样的微观组织由无碳化物贝氏体型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等温淬火试样的微观组织由无碳化物贝氏体型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空冷回火试
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确定了X100 管线钢在0.5 mol/L NaHCO3 溶液中的钝化区间,利用计时电流法在不同的阳极极化电位下使X100 钢生成稳定的钝化膜,借助Mott-Schottky 曲线及点缺陷模型(PDM)比较了不同电位下钝化膜的缺陷密度和钝化膜内点缺陷的扩散系数,并对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X100钢的钝化区间范围约为-0.25~0.87V.当成膜电位由0.1V 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