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坏疽性乳房炎的诊治

来源 :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坏疽性乳房炎是指乳区组织发生坏死继而腐败的病理过程,发病后乳房泌乳能力丧失,因此往往造成巨大损失。2004年8月本地牛场引进大批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由于缺乏饲养管理经验,2005年~2006年上半年发生坏疽性乳房炎20头,死亡10头,淘汰6头,治愈4头。2006年7月~2007年10月,通过综合防治.坏疽性乳房炎无1例发生。本文将奶牛坏疽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综合防治措施做一小结报告。
其他文献
SARS、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就提醒人类,提高免疫能力才能有健康的生命,这使得牛奶中活性物质和功能乳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提高牛奶质量增加功能成为21世纪国际奶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牛奶中免疫活性蛋白的功能引起关注,乳腺内免疫活性蛋白的合成、修饰、转运与分泌的分子机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性控精液是继性控胚胎繁殖技术后的又一项最新繁殖技术,同时也是奶牛繁育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加快良种奶牛繁殖技术的有效措施。采用性控精液繁殖技术授配青年奶牛情期受胎率较高,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配种技术易掌握,便于推广于奶牛良种繁殖与生产应用,是提高奶牛繁殖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快良种奶牛繁殖技术,提高性控精液配种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我们特制定了“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和“性控精液人
从NCBI上的Map Viewer数据库下载牛pIgR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序列(NW.174143),长度为3.2Kb,设计4对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对25头牛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并确定SNP位点,并用SNP Stream标签微列阵基因分型系统对189头牛进行基因分型,将其与牛奶中IgA和IgM的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因-3128、-3072、-2834、-2348和-515位发现了
在富植物油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研究有机硒对泌乳奶牛乳硒含量和血硒含量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相同,泌乳日龄、产奶量和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处理组均饲喂相同的TMR基础日粮,TMR基础日粮硒含量为O.33mg/kg,处理组另补充富硒酵母,源于富硒酵母的硒为0.78mg/kg DM,整个试验期56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富硒酵母后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常规和乳常规产量没有显著影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属高山荒漠系统,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战乱、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因素毁草毁林垦荒,无休止地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黄河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不断撞击,过度放牧开垦索要的价值取向,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加,直到现在仍未能有效遏制。长期以来,人们以扩大耕种面积的方式来解决温饱.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
在生产集约化的今天,机器取代了手工,高投入就要求有高产出,在养殖行业也是如此。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养殖业大国,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提高奶牛的产量是每个经营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只有高产、高效的奶牛才能被保存下来。而牛奶产量和品质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息息相关,尤其是高产奶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采食量必然增加,增加采食量可以提高乳脂率,使乳蛋白含量提高0.2%~0-3%。干物质的采食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制约
近年来乳源性疾病频频爆发。1999年的欧洲各国二恶英污染事件、2000年日本雪印牌乳品中毒事件、2002年俄罗斯乳制品中毒事件、2004年安徽省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从雀巢奶粉碘超标进而到光明的“回炉奶”和“早产奶”事件……,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使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生鲜牛乳是乳制品的源头,它的质量好坏至关重要,是保证乳制品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的基础,是提高乳品厂经济效益的基础
2006年,加拿大颁布了新的“加拿大有机产品标准”,其中包括了有机乳业的标准,这一标准规范了加拿大有机乳业,有力的促进了有机乳业的发展。加拿大的有机乳业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三个省,近年来,它们的生产者数量、有机乳生产量和产品种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加拿大有机乳业近年来的发展进行概述和归纳,为国内有机乳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选用合适的方法检测牛奶中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可以用来评价奶牛群的营养状况以及对饲养方案进行微调。MUN测定值有益于提高生产管理效益,最终达到减少饲料蛋白的浪费、确定日粮蛋白质的缺乏状态、提高受胎率、提高乳中蛋白质的含量等目的。
免疫球蛋白作为牛乳中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其受热易分解变性,因而如何提高其热稳定性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免疫球蛋白热保护方法中的保护剂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利于推广;而微胶囊保护法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但目前该方法效果较好,因而我们应该进一步对免疫球蛋白保护技术进行改善,推进免疫球蛋白保护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