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GIS的大地测量成果集成管理

来源 :李庆海先生诞辰100周年暨2010大地测量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大地测量成果的管理现状和数据特点,结合WebGIS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大地测量成果集成管理方案,该方案的软件实现,有效提高了大地测量成果集成管理的可视化、共享性和扩展性.
其他文献
欧盟全新设计的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进入在轨验证阶段,由于其独特的导航信号设计和频率分配,该系统的功能较GPS更加丰富、可靠,但新的信号结构也给接收机的设计带来诸多难题.解决跟踪的模糊度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相关函数、鉴相器和跟踪精度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Galileo E1-B信号的无模糊度跟踪算法(ASPeCT),为下一步 Galileo接收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今年10月20日,是李庆海教授诞辰100周年;一百年前,李庆海教授诞生在河北省深泽县东焦庄.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1年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大地测量学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他谢绝了导师和康乃尔大学的挽留、以及美国多个单位的高薪聘请,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回到了祖国,任教于昆明联合大学工学院;历任昆明联大、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武汉测绘学院教授.本文仅仅追思李庆海老师(国家二级教授)在武汉测
利用大气负荷数据文件,计算了我国GPS基准站的垂直位移的变化,对GPS数据处理中有无考虑大气负荷对基准站垂直方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大气负荷是影响基准站垂直形变的主要因素,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中要考虑大气负荷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近百年来美国国家测绘活动中使用的大地坐标系,重点分析了1927年北美大地坐标系、1983年北美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以及转换方法,结合分析美国大地坐标系的更新和转换提出了对大地坐标系建立和转换的几点认识.
在GNSS各种误差中,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大气延迟等误差可通过双差观测或精确的模型予以消除或削弱,而多路径误差由于测站间相关性很弱,并且由于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因此没有有效的消除或削弱方法,从而成为GNSS中影响高精度定位的主要误在海洋测绘中,GNSS定位精度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本文遵循多路径效应建模的一般原则,详细分析海面环境,对海面环境多路径效应建模进行了初步探讨,模拟了平静
INS的随机误差是影响GPS/INS组合导航精度的重要误差源.本文首先分析了GPS/INS组合系统的误差特点,给出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基于EM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的多尺度结构,结合小波分解理论,给出EMD-WAVELET INS 随机误差削弱模型.提出基于EMD-WAVELET的GPS/IN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
李庆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大地测绘学家.我虽无缘聆听他在课堂上的教诲,但先生的著述使我受益匪浅,与先生不多的交往,更使我终身难忘.李先生的学问是富有盛名的.人们对于李先生的赞扬,我最早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从一位姓吴的英文翻译那里听到的.他说,李庆海教授真有学问,英语又好,翻译外文书发现并纠正了书中公式的错误.我真正领教李先生的学问,是在拜读了李先生的著作之后.李先生学术视野广阔、视觉敏锐,在卫星
本文给出了3个试验区不同密度GPS水准点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结果,分析了其他条件不变时GPS水准点的密度对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个1°′1°范围内有15个左右GPS水准点时(点间距大约35-40千米),其拟合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效率最高.
测量可靠性评价是测绘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当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已经是公认的测量可靠性评价规范,而测绘学科仍然一直沿用传统的精确度评价理论,诸多介绍不确定度理论的文献至今仍以精度理论的概念来诠释不确定度理论,造成不确定度理论推广的困难.为此,通过对典型测绘案例的分析对比,指出不确定度理论较传统精度理论的严密性,阐明传统精度理论和不确定度理论的误差认识论哲学思想的本质不同,以促进不确定度理论在测绘学
误差处理与误差评价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人类却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犯了一个天大的哲学错误,本文通过概念定义及事例指出传统误差分类理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正确的误差认识论,阐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