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MC3R基因SNPs检测及其遗传效应研究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C3R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现,但也在胎盘、小肠、胰腺、脂肪组织、骨骼肌、肾和心脏中表达。编码人MC3R基因被定位在人染色体20q,该基因座与控制体重指数(BMI)、皮下脂肪量和禁食胰岛素水平的基因连锁。这提示该基因可能是体重和体脂含量重要候选基因。本文采集68份秦川牛血样,113份南阳牛血样,146份邦县红牛血样,19份鲁西牛血样,30份晋南牛血样,43份安格斯牛血样,61份荷斯坦奶牛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设计MC3R基因引物序列(MC3R1、MC3R2、MC3R3),进行PCR-SSCP与DNA测序分析,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多态性与生产数据的关联,调用SPSS软件(13.0)的GLM程序完成。
其他文献
山羊奶在经济和人类营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营养学界被称为“奶中之王”。其中,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是我国最优秀的奶山羊品种之一。GHRHR基因是一种膜联合受体,与G蛋白偶联激活腺替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从而诱发蛋白激酶A通路的活性,导致细胞增殖和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等性状。Godfrev和Rahal等在小鼠第6染色体上发现有1个错义突变,由于该突变的产生导致纯合
本文采集228份秦川牛、251份南阳牛、439份郏县红牛和84份中国荷斯坦牛共计1002份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设计KLF7基因外显子2, 3和4引物(P1,P2和P3),进行PCR-RFLP与DNA测序分析,采用了x2独立性检验分析各基因型在4个牛品种中的分布,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多态性与生产数据的关联,均调用SPSS软件(13.0)完成。
我国牛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这对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肉牛新品种是一种宝贵的遗传资源。南阳牛、秦川牛和郊县红牛各自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点,却都存在生长缓漫,屠宰率和净肉率较低,这些是制约我国肉牛业较快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脂肪酶成熟因子1蛋白(LMF1)是高等动物大部分组织都分泌的一种在脂肪酶成熟过程中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对动物体脂肪的代谢、能量平衡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脂稳态调控网
奶品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其中羊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Weaver基因在脑、心、肾和分泌细胞功能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间接地调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奶牛的weave合症是奶牛品种中存的一种常染色体单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缺陷。但一些研究表明,weaver基因与奶牛产奶性状存在显著的相关。但至今,weaver综合症的分子遗传机制在奶山羊中的研究国内外都没有报道。因此,对
IGF-1基因是IGFs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有着与生长激素(GH)相似的促生长作用。足够浓度的IGF-I能够与外周组织中的胰岛素竞争受体,从而降低胰岛素的作用,促使血糖浓度升高,为乳汁合成提供足够的葡萄糖。因此,IGF-1基因与动物机体生长发育和产奶性能等经济性状密切相关。在人类该基因的突变研究中,多处变异与重要疾病相关。目前,关于奶山羊IGF-1基因多态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中国西农萨能
核仁磷酸蛋白1 (NPM1)基因(又称B23),编码一种多功能的核质穿梭蛋白。NPM1具有细胞增殖负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它参与抗凋亡、细胞老化、中心体周期细胞内蛋白转运、核质转运、核糖体组装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有证据表明,细胞内蛋白的分布及含量与合成速率和细胞生长状况有关。2008年12月,Maggi等发现NPM1对小鼠的生长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牛NPM1基因多态性研究未见
肌纤维类型直接影响肌肉色泽、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对肉品质的影响非常显著。肌纤维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复杂的时空分布模式是肌肉功能差异的物质基础。有研究指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了辅激活子1α(PGC-1α)是肌纤维类型决定的关键因子,肌抑素(MSTN)和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是影响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但上述基因在九龙牦牛肌肉调控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对0.5, 3.5, 5.5
牦牛与普通牛杂交的杂种一代犏牛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和产奶量高,使役能力强,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好等优点。但由于种间生殖隔离,公犏牛不育,不能达到改良牦牛遗传本质和充分利用牦牛遗传资源的目的。HSFY2是Y染色体特有基因,它是无精子症因子(AZF)中的重要候选基因,与其他热休克因子所不同的是它已经被证实在动物和人中影响精子发生。荧光定量PCR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已被用于DNA
本文采用0.5, 3.5, 5.5和9岁以上的健康九龙公牦牛各6头,屠宰后迅速取出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皮下脂肪,分别取少量用锡箔纸包好,置于液氮内带回实验室。用TRIzol试剂提取组织RNA,利用RT-PCR克隆PPARγ2基因的部分序列,半定量RT-PCR分析PPARγ2组织差异表达谱和时序表达谱。
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又称为生长分化因子-8,是骨骼肌生长的重要负调控因子。研究表明,肌肉生成抑制素功能缺陷,能造成小鼠、绵羊、牛及狗等物种肌肉过度生长。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的变异,造成了皮埃蒙特牛和比利时蓝牛等品种肌肉丰满的表型,进而引起了牛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一系列相关性状的显著增加。迄今为止,已经证实了6种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功能缺失性突变,可引起牛肌肉过度生长。但功能缺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