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2030的新可能

来源 :全国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应当局限于对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截然划分,应当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式教育现治理代化,这样的现代化应当是以民主、科学、法制现代性为中心任务,在此基础上借鉴传统礼治对法制的批判,复杂性科学对机械论科学的批判,建设性后现代思潮对基于个人主义的民主的批判,既继承现代性有利因素,又避免现代性过盛带来的弊端的融合式教育治理现代化.
其他文献
教师领导力是学校领导力的延伸,完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必须大力发展教师领导力.教师领导力在本质上是教师基于专业素养和智识能力的一种影响力.但教师领导力也是一个多维复合的概念,它包括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教师领导力是教师发挥专业影响力的过程,它不仅促进专业共同体的发展和成熟,更在组织层面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实现现代学校民主管理和多元治理的目标.教师领导力在中国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应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研
区域间合作办学,是某一区域内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合办学模式,对于集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水平均衡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区域间合作办学的动力因素及其潜在弊端,厘清其初始动力.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制约其动力因素发挥作用的制度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来有效地整合各种动力因素,以更好地促进区域间合作办学的顺利开展.
特殊学校由于本身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其教学管理也具有特殊性,目前特殊学校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师聘用到学生就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特殊学校才能越办越好,特殊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近些年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其中关系欺凌较欺凌更具隐蔽性和渗透性,往往是欺凌事件发生的导火索.通过校园欺凌的现状,挖掘和阐述其隐性的本质问题——关系欺凌.本文围绕欺凌、关系欺凌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并延续传统欺凌中关于关系欺凌的内涵将关系欺凌类型进行直接性或间接性,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双向维度划分.并进一步剖析校园关系欺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角度提出策略,从
学校内部治理是教育治理的组成部分,推进学校内部多元主体参与管理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教师作为学校内部的核心要素,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无法参与"、"教师无效参与"、"教师不愿参与"以及"教师过度参与"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采取措施,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树立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增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以推进学校共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
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但是在实践及理论层面对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的认识还不太深入,制约着中国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活动.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治理能力和现代化三者的结合,是治理主体通过相互协调形成并共同认定的规范和程序,实现治理活动走向民主、效率和文明的过程,具有管理主体多元性、重视法治规范建设、管理规范由主体共同认定、管理规范由主体协商形成、管
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为了保障基础教育充足供给,中央及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对基层政府实施了纵向转移支付.之后,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提出,转移支付亦成为均等地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虽然,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基础教育经费仍显不足、转移支付均等与激励效应有待加强.针对现有问题,借鉴相关文献,本文提出改进转移支付政策的建议.
大学从象牙塔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高等教育来提供智力支撑,随着大学的发展大学治理已成为研究与实践中的热点,通过分析北京高校内部治理的现状问题,借鉴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提出改革和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路径选择:全面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均衡权力配置、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
中学教师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出现"高原平台现象",主要症结在于"二次成长"启动难,"二次成长"是一名教师从成长期向发展期,从"教育技术成长"向"教育艺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研究总结教师"二次成长"的理论规律,充分认清促进教师"二次成长"的必要性,才能积极构建教师"二次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促进教师发展成长.
当前,中国出国留学呈现出大众化、自费化、平民化和低龄化的特点.低龄化留学是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低龄化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教育机会、更好的语言表达力、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更大的移民可能性.与此同时,低龄化留学也在安全问题、适应性、自制力、自理能力及留学费用等五大方面存在隐忧.为实现留学成功目标,学生及家长应主动从转变思想理念、评估低龄留学的适应性、做足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