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判别分析的原油和燃料油种类鉴别技术研究

来源 :第一届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正构烷烃(包括植烷、姥鲛烷)和多环芳烃为指标,分别应用Fisher判别和Bayes判别等方法,建立了原油和燃料油的种类判别模型,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为海洋溢油鉴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收集了来自27个国家(覆盖世界六大产油带)的105个有代表性的原油和燃料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测定了样品中正构烷烃(n-C7~n-C30,含植烷、姥鲛烷)及8种多环芳烃共34种生物标识物的含量,标准品谱图见图1.
其他文献
Triple mass-transport deposits (MTDs) with areas of 625 494 and 902 km2, re spectively,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Xisha Trough,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Based on high-resol
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控制,或由预编程序操纵的非载人飞行器。四旋翼无人机拥有航空遥感、大型有人驾驶飞机等所不具备的优点,除用于军事方面,在民用领域亦可完成防灾减灾的灾害评估、地质勘测、森林防火、海事巡逻、海上污染巡查、航拍等多种任务。尤其在泥石流、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中及时快速的传递信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对抗自然灾害不可或缺的工具。
高频地波雷达(HF Surface Wave Radar)是当今国际上海洋观测的先进设备,可以从雷达回波中提取风场、浪场、流场等海况信息,实现对海洋环境大范围、高精度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已成为重要的海洋观测手段。本文根据地波雷达在烂沙洋海域获取的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在地波雷达的有效探测范围内,选取位于烂沙洋海域靠近雷达系统高精度探测区中心附近的A点、B点和C点,对获取的海流资料进行分析。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如何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找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对于加强国家和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评价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模型和方法,梳理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流程,为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提供了实证研究和示范应用,以此明确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为加强区
随着测绘科学、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精度测量仪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在地形测绘领域进行应用,弥补了传统测绘方法在野外工作量大、数据采集效率差、信息处理速度慢、精确程度低等方面的诸多不足。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就是近年来兴起并取了较好应用价值的一种新型测量技术手段,对提高野外地形数据工作效率,降低现场工作强度,加强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等具有独特的优势。
离岸观测是海洋观测框架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石油平台观测是除浮标、志愿船之外的一种重要离岸观测方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可以节约建设观测平台的投资费用;第二,相比浮标观测更安全;第三,可以获取连续、可靠的离岸定点观测资料。
水母主要包括腔肠动物门的水螅虫纲、管水母亚纲和钵水母纲等具固着水螅型和浮游水母型的水母,以及终生营浮游生活的栉水母门水母。水母暴发是指水母在特定季节、特定海域内数量剧增的现象。由于水母生长具有季节性,所以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暴发。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包括赤潮、绿潮、外来物种入侵、水母暴发在内的海洋生态灾害频频出现,很多海域出现了前所
在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对海洋中CO2含量的测定显得尤为迫切,亟需深入细致地了解海洋吸收碳的能力;鉴于海底地震与海底火山所引发的海啸不断导致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对其开展的监测与预警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的几次飓风灾害让世界各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也是受台风灾害灾较为严重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对飓风和台风开展积极的追踪工作。
本文讨论的是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局地的变化因子,应用热力学海水温度方程,定量计算SST控制方程中各项对SST变化的贡献比例,关注点有两个:一是SST变化的几个主要因子的贡献比例在北太平洋的空间分布特征,二是北太平洋SST变化的几个主要因子在不同时间的相对重要性,这两点对于实际的气候预测至关重要。由于缺少大范围长时间序列海洋调查观测资料,本文采用海洋同化SODA(Simple Ocean D
采用大发射电极距、采集站分布密集的三维电法探测将提供更加丰富的电阻率和极化率信息,有可能是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方法。为检验该方法在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中实际效果,选择在中国破碎蚀变带金矿集中分布的胶东半岛,开展了分布式三维电法的探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类金矿的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