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南海鸢乌贼摄食习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ond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渔获物进行采样,利用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南海鸢乌贼食物组成、摄食习性和营养级及其变化等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在钱塘江桐庐段水域的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该水域花(骨)种群的叉长和体重组成,性别组成和性比、年龄组成等渔业种群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渔获群体的叉长范围为11.2cm~33.1cm,平均叉长为(20.2±3.45)cm;体重范围为26.0 g~540.8g,平均体重为(171.6±81.9)g.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雌性渔获群体的平均叉长为(23.5±
通过对台湾海峡渔业生产现状的调查与资源状况的监测资料的分析,本文阐述了目前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处于不断衰退、过度利用状态;针对台湾海峡渔业资源的管理现状,提出闽台应共同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及养护联合行动,促进台湾海峡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两岸互为依赖的“海洋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推动台湾海峡渔业经济跃上新水平的初步设想。
本研究利用建立在灯光罩网船上的北斗星通渔业信息采集网络搜集的南海鸢乌贼生产数据,创建光诱资源量评估模型,采取克里金插值法首次绘制出南海鸢乌贼的分布密度图,估计了总资源量和年可捕量。
为了深入了解养殖海域碳的埋藏情况,本文测定了桑沟湾2根沉积物柱状样中总碳(TC)、有机碳(TOC)和无机碳(TIC)含量,并估算了各形态碳的埋藏通量.结果显示:桑沟湾的碳埋藏通量在11.3~894.6g/(m2·a)之间,其中TOC埋藏通量一般不足TC埋藏通量的40%,而且桑沟湾TIC含量约占TC总量的67%~98%,远高于黄海陆架区TIC在TC中的比重(约20%),因此在养殖区,无机碳的埋藏同样
会议
根据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象山港西部海域4 个季节监测,对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污染现状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无机氮严重超标,四个季节大部分站位超四类,2012年6、8、11月和2013年1月超《海水水质标准》四类超标率分别为97.5%、97.5%、97.5%、90%.调查海区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2012年6、8、11月和2013年1月超《海水水质标准》四类超标率
通过2013年春季(3月、4月、5月)对崂山湾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调查,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变化及其分布、优势种及其分布、多样性和均匀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崂山湾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6属70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门27 属58种,占总物种数的82.86%;甲藻门8 属11种,占总物种数的15.71%;金藻门1属1种,占总物种数的1.43%.硅藻和甲藻是调查区主要的浮游
为了解人工鱼礁区内外底栖生物及不同材料与结构礁体的生物附着情况,2009年-2012年我们对莱州湾人工鱼礁区内外的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39种,其中鱼礁区内33种,礁区外27种。结果表明:平均生物量、底栖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d)鱼礁区内明显高于鱼礁区外;说明鱼礁工程建设已经对投礁海域的底栖动物种类数、总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沉积物
会议
为探讨浅滩沙脊潮沟系统特殊的地形对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影响,本文根据苏北浅滩中部2010年11月(秋季)、5月(春季)辐射沙洲北部,以及2011年11月(秋季)辐射沙洲南部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这一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5属81种,硅藻从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都占绝对优势.2010年春季、秋季(北部)和2011年秋季(南部)浮游植物细胞平均丰度
利用2009年5月和9月舟山金塘岛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舟山金塘岛水域虾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地形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对虾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和9月虾类重量密度分别为6.07kg/km2和17.71kg/km2,尾数密度为7.76×103ind/km2和26.43×103ind/km2.虾类重量密度分布呈金塘岛水域东北部水域高于西北部水域趋势,尾数密度分布则与重量密度分布基本一致.
依据2010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椒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椒江口海域春秋两季共出现虾类16种,隶属于8科12属,其中春季14种,秋季12种;春季优势种有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