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茵丹汤对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干预作用研究

来源 :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茵丹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IC)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三组.应用α-萘异硫氰酸酯(alpha-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灌胃诱导大鼠IC模型.中药组于造模同时给予复方茵丹方灌胃.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2h测量大鼠体重、肝重,采集大鼠血清、肝组织标本.结果:与同期模型组比较,一般状况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活动量、进食及尿色均有明显改善,且中药组大鼠的体重增高,肝重、肝指数降低,于72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结果显示,中药组在72h各指标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结果显示,中药组肝组织于72h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结论:复方茵丹方能够改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转氨酶、胆管酶,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细胞肿胀和毛细胆管炎症,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对ANIT诱导的IC具有一定疗效.
其他文献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的共同的病理阶段,属于中医的"癥积"、"胁痛"等疾病范畴。脾气虚证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证型并贯穿始终。在慢性肝病的早期及中期阶段,正气不足,无力抵邪外出;病程日久,正气虚损加剧,脾气虚证为常见病证。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方药中多含有"健脾"、"益气"、"扶正"等作用的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是应重视健脾益气。
目的:比较肝、肾纤维化共性的差异miRNAs表达,发现扶正化瘀方(FZHY)调控肝、肾纤维化的共性miRNAs.方法:比较纤维化肝组织与纤维化肾组织的差异miRNAs表达谱,分别筛选出两组纤维化模型组与正常组的差异miRNAs,得到肝肾纤维化的共性差异miRNAs;通过比较FZHY组与模型组的差异miRNAs,得到FZHY抗肝、肾纤维化的共性差异miRNAs;对筛选出的miRNAs可能调控的靶基因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失衡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维持RAS平衡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目标.复肝丸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方剂,本研究探讨复肝丸调节RAS信号通路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肝丸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连续3天,1次/天,共
会议
目的:本研究观察外源性脂联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的Nrf2、TGF β 1和Ⅰ型胶原(Collagen-1,COL-1)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脂联素的抗纤维化作用是否与AMPK/Nrf2途径信号途径相关.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C-T6细胞Nrf2、TGF β 1和COL-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
会议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抗病毒(拉米夫定80 mg,1次/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和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冰片、三七组成,每粒含生药25mg,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8~10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肝硬化患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合中医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将收治的肝硬化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患者1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8和对照组96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加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结果:实验组血清白蛋白合成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能使白球倒置的现象更有效地恢复。结论:耳穴贴压法对肝硬化患者蛋白质的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能更有效地纠正蛋白质代谢的异常。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解毒通络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按标准入选病例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扶正祛瘀、解毒通络经验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疗程为6个月,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脾超声影像学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0%),对照组(7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探讨在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Nogo-B与TGFβ 1/Smad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18只,分别再按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4周、8周和12周3个亚组.模型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1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后各时间点测血清ALT、AST、Alb的变化;肝组织经HE和Masson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R
会议
目的:观察比较单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与同时联合大黄蛰虫胶囊两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A组单独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同时联合大黄蛰虫胶囊抗病毒药物治疗,两组在护肝治疗上亦相同,六个月后观察治疗后两组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阶段肝脏卵原细胞的分化取向及Wnt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Fisher 344以5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备肝硬化模型,从第9w起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乙酰氨基芴(2-AAF)组,各组在予以相应的试剂剂量灌胃的同时,继续予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12w末处死取材,观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