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关于新闻出版行业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 :第六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来,新闻出版行业领导干部岗位培训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和声誉,被称为“行业领导干部的加油站”。但相比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相比参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更高要求,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的方面:如何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加强与行业、老师及学员的密切联系与沟通,摸清培训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进一步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
其他文献
郑先生的编辑生涯是于1921年从商务印书馆编译馆开始的。先生深以“质量即是出版物的生命”这句至理名言为其工作的宗旨,因此,他在编辑工作中也始终抱着对出版物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而为之。先生一投入编辑工作状态中,态度、神情较平时是不同的,总是不言不语,一脸的严肃认真,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不放过。
冯梦龙的编辑思想使得他以及他的作品经过磨砺变得光彩照人,流芳百世。纵然经历过几个世纪,他的编辑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对于当今编辑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播形态的出现,几乎都与战争有着密切关系,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形态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中,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媒体在向展示了这一全新传播形态的同时,还告诉:在全媒体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读物编辑,早已借助高技术局部战争这个平台,把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运用得炉火纯青,已对我占有全媒体时代传播技能的“时代差”优势;中国军事读物编辑要在未来信息化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
在十余年的办学中,南京大学出版专业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分类培养,紧密结合出版实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产学研合作;积极关注出版新技术,把握未来出版发展。在此基础上希望从下列方面提升出版教育质量:即要加强对学生热爱出版精神的培养;加强与兼职导师的联系,提升兼职导师的待遇;建设好出版实验室。
作为编辑的林穗芳,不仅奋力工作,刻苦学习,还结合工作、学习进行研究。他在一篇总结策划编辑加工《林肯传》经验的文章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要概括地说明本书编辑工作的特点的话,那就是翻译、编辑和研究相结合。”这也是他编辑其他图书的特点: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他不是盲目地做编辑工作,而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自觉地清醒地做编辑工作。林穗芳的一生是为编辑的一生,也是工作、学习和研究的一生。林先
文章介绍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山东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在于对人才培养较为全面,学生的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基本上占总学分的一半,这对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形成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淀和积累作用。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秉承“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办学理念,将编辑出版专业作为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为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从“宽口径、厚基础”的角度出发,在2012年开设“韬奋实验班”,希望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为出版业提供更强大的后劲.然而与英国出版专业对比时发现,两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都是以实践为导向,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评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当然,这并不是孰优孰劣的
经过这3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版学教育已经形成从专科、本科到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出版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为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专业性和高层次人才,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壮大的人才和智力的保障.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正是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学教育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客观分析,能清晰的梳理出版教育发展的脉络,充分认识
从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现状来看,人才缺口严重,前景堪忧.根据集团人力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特点及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了以支撑出版主业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员工培训思路。只有依托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编辑出版学概论”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必修课程,为该专业学生奠定编辑出版方面的基础理论,让学生初步掌握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笔者所在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本科招生上采取新闻传播大类入学,即在新生入学一年内采用通识教学,不分具体专业.“编辑出版学概论”通识课被放置在大一下半学期开设,选课学生人数在200人左右.由于人数众多、大类招生,通识教学只能采用单向授课方式,无法实现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