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修复技术。 方法:术中广泛分离两侧鼻翼软骨切断健侧鼻翼软骨不切透软骨膜,使两侧鼻翼同时塌陷,重心组合两侧鼻翼软骨,形成两鼻孔等大的方法。 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两侧鼻孔基本等大,鼻小柱不弯曲,外形理想。 结论:方法合理,技术要求不高,手术操作不复杂,术后外形满意,一次性修复鼻翼畸形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缺失对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化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方法:取GMCSF基因缺失小鼠(GMCSF-/-)和野生小鼠(WT)各30只,麻醉后背部致创(0.8×0.8cm),伤后在不同时相点摄像并取创面标本.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创面愈合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测定创面CD31的阳性表达来计算新生血管数目。结果:GMCSF基因缺失的小鼠创
某患者,女,19岁,患弹性纤维性假黄瘤.患者诉近3年病情稳定,现为改善面颈部皮肤松弛情况来就诊.本文论述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整形外科对其进行治疗的情况。
患者男性,61岁,患红皮病型银屑病30年余,曾用过皮肤霜、去炎松A及复方酮康唑霜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药物治疗,曾用氦氖激光治疗,无含砷药物治疗史.未发现系统性损害。2006年初于左腹股沟皮肤伴发鳞状细胞癌皮损,采用腹股沟皮肤肿块切除加左下腹部全厚皮片移植,肿块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植皮区成活.环孢素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如己形成癌变组织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
美容外科是一个新兴年轻的学科,代表着新的健康模式的转变,有很多方面和传统医疗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从对美容外科和传统学科特点比较中,理解美容外科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美容外科代表的新健康观对于在临床中提出的更高要求,进而对临床进行必要的思考改进.
目的:探讨足部恶性黑色素瘤(CMM)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1994年~2006年收治的21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63.8岁(范围42岁~8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确诊后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后3例接受化疗,2例接受生物学治疗,中位随访期3月~41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月及31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均
目的:探讨大剂量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经纯化及添加生物因子后,将其大剂量地注射移植至乳房处,完成隆乳术.结果:127例大剂量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每次注射量为110~265ml,经6个月以上随访,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大剂量自体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可以成为一种有效,安全且易接受的方法。
目的:阐明改良垂直下蒂瓣法在巨乳缩小成形术中的优缺点。方法:用几何原理进行受区乳晕和新乳晕的设计与改进,结合Robbins的垂直下蒂瓣术式,应用于临床38例。结果:本组38例中38例75侧均圆满完成,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外形效果满意,乳头勃起满意;1例1侧乳头乳晕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0.5~6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垂直下蒂瓣法是目前巨乳缩小成形术中一种科学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的:探讨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进行耳廓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新鲜尸体肋软骨,经5%醋酸溶液保存5~6个月后用于耳廓再造16例。结果:经1~3年随访再造的耳廓外形满意,软骨无吸收、变形及排斥反应。结论:经醋酸处理的异体肋软骨支架适用于耳廓再造。
目的:探讨面部凹陷性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用10ml的常用注射器吸取腹部脂肪颗粒移植充填面部凹陷组织缺损畸形。结果:本组治疗12例,一次性充填组织缺损,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
耳廓有着复杂的三维结构,由此决定了耳廓再造的难度。目前,对于耳廓缺损和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采用自体皮肤、软骨组织移植的耳廓再造术,由于耳廓支架制作以及支架表面的皮肤覆盖方法的不同诞生了以Brent为代表的耳再造术,以及耳后皮肤扩张的耳再造术和颞项筋膜游离皮片耳再造术,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拥有不同的适应证。扩张耳后皮肤的方法由于丰富的皮肤覆盖,能使结构完整并立于头颅两侧的耳软骨支架获得满意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