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外周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变化临床观察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重型颅脑损伤超早期外周血常规和凝血四项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颅脑损伤伤情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2006年3月-2007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外周血常规和凝血四项进行超早期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了解其与颅脑损伤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本组病人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在GCS评分>8分患者有轻度变化,而GCS≤8分患者有明显增高,除合并有失血性休克患者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凝血四项在GCS评分>8分患者变化轻微,在GCS≤8分患者有明显的变化。伤情越重外周血白细胞和凝血四项改变越明显。 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超早期就能够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和凝血四项改变,其变化能反应颅脑损伤伤情的严重程度并提示预后情况,能够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AIM:To determine the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zrin-radixin-moesin-binding phosphoprotein-50(EBP50)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METHODS:Three huma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状况及探讨其防治对策。 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8月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198例颅脑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及血清心肌酶谱(ME)的改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2年—2006年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会议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延安生活和战斗的13年,毛泽东在文艺方面的实践活动及理论贡献,对中国文艺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很多乡邻认为,这个初中都没毕业、曾在天岗湖街上做小生意的农民去了南京,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善人,缘由颇为神秘家乡人眼中的陈光标2010年9月,江苏泗洪天岗湖。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内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神经细胞挫裂伤及轴索损伤等
会议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83例小儿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结果:恢复良好36例,轻残17例,中残7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和其他原因所致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本院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2例,现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体会进行了总结,对脑水肿的治疗、高血糖
2010年2月11日,被誉为“国宝”的当代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驾鹤仙逝,永远离开了她魂牵梦绕一辈子的教育事业,离开了她浸满60年心血的教学生涯!天堂里又多了一位慈祥可
目的:评价半球骨瓣开颅减压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将162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已形成脑疝需要手术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813例。 治疗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