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习水桑木场铝锌成矿带灯影组白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灯影组中粗晶白云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为本区寻找与之相关的矿产和油气藏,提供元素地球化学信息。
其他文献
利用2008年5月和10月在泉州湾进行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54种,隶属于2纲13目32科。其中中上层鱼类12种,近底层鱼类19种,底层鱼类23种;暖水种40种,暖温种14种,未发现冷温性和冷水性种类;杂食性鱼类4种,低级肉食性鱼类37种,中级肉食性鱼类8种,高级肉食性鱼类5种。白姑鱼和叫姑鱼是5月份的优势种,凤鲚是10月
台湾海峡闽江河口地区一只高分辨率的台湾海峡沉积柱记录了公元1660年至今约350年左右的沉积历史。表征陆源物质和海源物质输入比例的烷烃组分C31/C17在1877年和1969年左右的层位出现了两个高峰,指示陆源物质的大量输入,历史文献记录表明1876年和1968年闽江遭遇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是造成C31/C17峰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河口沉积中C31/C17很可能和洪水记录有一定的关联,可应用于历
根据2008年5月15日在泉州湾监测的浮游动物数据,计算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的数量,以及同步海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污染因子与浮游动物多样性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个体数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温,pH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而水体透明度与盐度对浮游动物的分布影响不大。浮游动物的分布受营养盐、油类等污染因子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2008年在泉州湾开展20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物中硫化物、油类、总氮、总磷、汞、砷、铜、铅、锌、镉等化学因素同步监测结果,将沉积物化学监测数据与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泉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富营养污染对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作者认为希勒库都克铜钥矿床受区域构造、矿区次级构造及裂隙构造控制明显,区域上北西向构造严格控制着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过程。
本文以中国东部德兴斑岩铜矿为例,探讨了高氧逸度和板片熔融对铜矿成因的影响。认为,德兴斑岩是板片熔融的产物,可能与170Ma太平洋的非震型洋脊俯冲有关,而不是来源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本研究以龙首山地区产于花岗岩中的钠交代型铀矿床和北祁连冷龙岭地区产于碎屑岩中的钠交代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自典型铀矿床(包括龙首山地区的新水井、芨岭矿床和北祁连冷龙岭地区的扁都口、大洋沟矿床等)的系统分析,对比研究走廊两厢产于不同岩性中钠交代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
本文介绍了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橄榄石的F0值、矿物成分、晶间熔浆等成分特征以及其成因的意义。
本文对大青山铜矿含矿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金属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大青山铜矿形成于石炭一二叠裂谷期,属与海底喷流沉积有关有铜矿床。该矿床类型在新疆北山地区的首次确立,为本区铜的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重要愈义。
滇西北兰坪金顶铅锌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铅锌矿,也是世界上铅锌金属储量超过千万吨十几个超大型矿床之一。黄铁矿是金顶铅锌矿床最为发育的金属矿物之一,它贯穿整个成矿过程,不同成矿阶段产出的黄铁矿在形态、自形度、显微结构、蚀变特征和矿物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在识别不同成矿阶段黄铁矿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进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金顶铅锌矿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演化特征和可能的成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