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历时分析

来源 :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纵向分析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活动发展的历时结构特征,能够洞察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进一步整合我国特有资源,促进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建国以来,特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发展脉络,基于对特需青少年体育的"客体"、"思维方式"及"本质属性"的整合,对特需青少年体育的界定提出了一些实质性建议。研究结果: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历经了起步、发展、多元共进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我国在建设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全民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各级人民政府相继设立聋哑、盲人学校,并提出要在学校中开设体育课的决议,但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特需青少年的体育需要,特教学校中的体育形式主要以培养劳动技能为主,充斥着实用主义思想;发展阶段,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加强了制度层面的保障,促进了特需青少年体育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中国聋人体育协会以及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的相继成立,为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服务载体,推动残疾青少年体育逐步从松散无组织状态走向规范化整合;多元共进阶段,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安置模式的互补机制为特需青少年的体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人才输送机制的多元化带动了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特殊体育教育领域融入了非特奥活动,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不同级别、不同模式的体育赛事的发展为特需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运动技能的机会。社会组织的广泛兴起和设立保障了特需青少年康体干预和运动参与的有效性,促进特殊教育领域中"教体结合"模式的形成。研究结论:虽然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逐步走向成熟,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特需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尚存在社会资源联动效益的不足和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需进一步转变传统观念,创建融合的社会环境、集成社会力量,促进资源的优化与互补、加强制度保障,提升服务品质。
其他文献
创伤后人们往往会出现睡眠障碍,特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康复后仍然存在失眠的残留症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本文从认知行为角度出发介绍了失眠的认知行为干预策略和方法,特别是针对创伤后失眠具体的认知和行为干预方法,如心理教育、认知矫正、刺激控制、睡眠限制等。同时,就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采用网络在线填写问卷的方式,对3098 名残疾人就业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首先明确了残疾人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资本、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和适应能力、独立性、计算机操作能力、主动性九个维度。调查显示,残疾人责任心、团队合作、主动性得分较高,独立性和自我管理得分较低。不同人口学特点的残疾人就业能力不同。
受限重复行为(restricted repetitive behavior,RRB)是自闭症的一个核心特征,所包含的行为十分广泛,从刻板的身体运动到仪式性行为及兴趣受限,其特点是重复、僵化、不灵活并通常显著缺乏功能性.Turner 将多种多样的受限重复行为分为两类:"低层次"行为(如,刻板运动、重复操作物体),特点是反复出现的动作;以及更为复杂的"高层次"行为(如,强迫行为、仪式、对不可改变的坚持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因智力水平落后影响,在日常生活及训练中常出现模仿依从性弱的问题。及时有效矫正其在模仿依从性方面的问题,对患儿发展十分重要。强化模仿依从性训练中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内容,是矫正此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帮助患儿获得一种学习方法。结合发育迟滞儿童在依从性训练中的实践,利用强化的方法,对患儿依从性方面的问题进行改正,找出其问题行为的原因,确定需要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给予奖励时应遵
自闭症是是一种严重的、终身的、致残性的发育性障碍,所以自闭症儿童多数是需要家长终身监护和长期接受康复训练的,所以家长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长期的康复训练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无法摆正心态,获取相关资源困难,导致误解症状,无法包容儿童的问题行为,反而会强化问题;2)不了解训练方法,配合训练师巩固康复成果困难;3)无法长期专业机构训练,短期的集中康复之后,很难回归家庭或社会。目前,国
美国是现代音乐治疗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世界上音乐治疗最普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医疗是音乐治疗师面向的一大领域。这其中音乐治疗师的工作领域包括:新生儿重症科、儿科、康复科、临终关怀、肿瘤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门诊等。音乐治疗在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控制疼痛、支持病人配合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借鉴其在纽约市西奈山贝斯以色列医院两年的工作与实习经验,介绍所在项目的构成,并探讨音乐治疗
目的:探讨节奏性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RA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平衡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满足入选标准的31 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RAS 组(16 例)和对照组(15 例),RAS 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RAS 步行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口头指令步行训练,两组步行训练时间均为15min/次,5 次/周,共3 周.分别在训练前后用Fug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刺切除结合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18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关节镜下骨刺切除结合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Hindfoot Scale)对患者术前和术后患足
异位骨化,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板层骨,常常使受累的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异位骨化可分为遗传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异位骨化最常见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和骨盆骨折,遗传性异位骨化则常见于中轴骨,但也可以影响其它关节.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对异位骨化的病理生理认识不断加深,相应的药物等预防和治疗研究也有了长足进展.虽然遗传性异位骨化的动物模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与继发性异
目的:临床指标(Clinical Indicator,CI)不论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将由各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医疗的质量定量化.通过客观的评价提高医疗质量.但是关于急性期心脏康复(简称心脏康复)导入临床指标的报告很少.为此,针对适用于急性期心脏康复的患者,每天的康复训练实施单位数(简称康复单位数)、康复训练开始日期(康复开始日期)和ADL的改善的关系性进行探讨.得到了关于CI的观察结果.方法:以接受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