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文化精神指引下的中山舰博物馆综合教育体系实践

来源 :2017年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形式多样的展览推介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散地和主阵地,在全面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博物馆作为精神文化供给的主要生力军,更要做好综合性教育服务工作.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抗战精神和武汉抗战文化,试图探讨进一步建立适合文化大武汉复兴的道路并加以举例说明.
其他文献
历史类博物馆中,尤其近代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对文化传统的尊重,首先表现在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上。很多时候,无法百分之百还原历史场景,但呈现给观众的复原陈列,自应有历史依据,在陈列布展设计中,力求贴近历史事实。1926-1927年,代行国民政府职权的武汉临时联席会议大多数在汉口南洋大楼三楼召开,武汉国民政府也在此成立.20世纪80年代在此布置了复原陈列和《武汉国民政府史迹陈列》,为了适应广大观众
地方博物馆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交流的场所,中国书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该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及建设航空大都市的契机,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恢复举办书画展览,展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全面介绍中国书画的相关知识,提高市民的艺术修养及文化素质,发挥博物馆传播优秀文化的主导作用.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的基本方式,也是开展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更是观众接受历史文化知识教育的最为直观形式.因此,临时展览的常办常新,对于博物馆吸引观众,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本文以宜昌博物馆新馆展陈"远古西陵"为例,再现了宜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遗址.
咸宁市古民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鄂南先祖农耕时代的社会生活,蕴藏着厚重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更好传承发展古民居文化,咸宁市博物馆需对古民居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并围绕古民居开展各类社教活动,开发有关古民居文创产品等,这对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人们乡愁,弘扬咸宁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咸宁区域文化内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多种途径,免费开放以来,名人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和展示水平有了较大改变或提升,宜都市杨守敬纪念馆对传统文化在展览宣教中的运用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以宜都市杨守敬纪念馆近年的实践,管窥了免费开放条件下传统文化与展览教育的融合,从而获得观众的认知、认可与互动,实现其传承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博物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机构,讲解员是博物馆宣教体系中的一环,直面观众,解释文物内涵,传播文化,承担着重要责任.今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故事——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示范了讲解员依托文物,传播弘扬文化的好做法,讲解主题正面积极,讲解语言三贴近,讲解技法多样,讲解着装因地制宜.同时要扬弃传统文化中过时落后的内容,对讲解比赛中的表演成分在日常讲解中不能生搬硬套.
2017年,博物馆走进北京地区的语文高考题,一时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焦点,可见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此前,中国国家博物馆牵手北京史家小学联合编写教材;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依托自身文化优势资源创办"礼乐学堂"教育项目,积极与学校教育融合等做法均获得上佳效益.本文以"礼乐学堂"为例探究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以期对博物
博物馆文物藏品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物证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博物馆正以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富含"磁铁"效应的教育推广方式,满足着不同群体的公众对于精品文化的渴求.本文以近年来,武汉博物馆依托藏品、展览、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凝练、盘活馆藏文物资源,走出博物馆的馆舍围墙,在公共服务、社会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索,策划开展的一系
博物馆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阵地,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湖北省博物馆主打教育品牌"礼乐学堂"针对公众开展分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楚文化系列课程作为"礼乐学堂"的明星课程之一,以楚文化系列专题知识为基础,内容涉及青铜器、漆器等多个门类,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积极尝试与学校教学融合,深受青少年学生及家长欢迎,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