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污水用于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处理技术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过滤-离子交换树脂-除氧”工艺对某采油厂生化污水进行处理,并用处理后的污水配制聚合物PAM1,PAM2,PAM3溶液,考察了聚合物溶液的初始黏度及其黏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水中的浊度降至0.5 NTU以下,钙镁等高价阳离子质量浓度及溶解氧均小于0.5 mg/L,处理后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黏度提高了10%以上,且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良好.
其他文献
通过聚合实验,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加料份数对生胶门尼黏度影响,基础胶门尼黏度对充油胶门尼黏度的影响,乳化剂配比对聚合稳定性影响,同时考察了填充油的乳化及掺混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环保型终止剂及环保型填充油制备的充油丁苯橡胶SBR1723N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优级品技术标准,为SBR1723N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2011-2015年全球对丁腈橡胶的需求仍处于稳定的增长期,年均增长率2.0%~5.0%,而国内年均增长率达6.0%~10.0%.国内产能急剧扩大,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应优化配方、工艺及过程控制,完善现有技术,合理组织,稳定生产高品质的丁腈橡胶产品;应细分市场,大力进行差别化、高性能化和特种丁腈橡胶产品的开发;应拓展市场,强化技术服务.
对近年来我围研究过的含腈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论述了目前腈纶及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工艺,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建议。
开展了膜滤浓缩液Fenton试剂法处理试验;考察了投加方式、反应时间、pH、H2O2和COD质量比、Fe2+和H2O2摩尔比等关键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COD去除效率可达40%以上。
分析了二步湿法腈纶生产废水的来源与性质,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二:步湿法腈纶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采用Fenton试剂催氧化经曝气、混凝、沉淀工艺预处理后聚合废水,通过实验得出:控制pH在2~3、反应时间60~90min、控制H2O2和FeSO4一定摩尔比、聚合废水的COD与H2O2的一定质量比的条件下,废水中COD由1500~1800 mg/L降低到100 mg/L以下,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0%~95%,Fenton试剂高级氧化法配合曝气、混凝、生化、沉淀工艺处理聚合废水的方案是可行的。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合成革工业中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合成革表面处理过程和二层皮湿法移膜表面处理工艺.由于DMIF价格较贵,毒性较大,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水质和环境的污染,有必要从合成革厂废水中回收DMF.本文综述了不同的回收及处理合成革废水中DMF的物化方法,主要有萃取法、精馏法及吸附法,并探讨了今后合成革废水中DMF回收及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采用“除硬+浸没式微滤+真空膜蒸馏”的工艺流程对石化高盐、高硬度废水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减少了后续膜蒸馏系统的结垢倾向,保证了膜蒸馏的进水水质.确定了真空膜蒸馏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在0.095MPa、原水温度70℃的条件下,处理石化企业反渗透浓排水,产水通量达到22 L/(m2·h)以上,电导率在2μs/cm左右.
以含有低聚物、难生化的PTA精制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温度、过氧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对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中TOC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优选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0℃、过氧量0.3、反应压力30MPa.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对PTA废水具有很好的氧化效果,出水COD/小于60mg/L.同时对超临界水氧化的盐类熔融滞留和反应器腐蚀进行了实验.
简述了低温盐水用氧化型缓蚀剂的现状及不足,对低温盐水用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旋转挂片及动态模拟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