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趋势、稳定性及其对京郊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方法,对京郊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趋势、稳定性对其消费倾向的影响效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京郊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趋势和稳定性对其消费倾向影响不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近几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在放缓;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其中自1998年开始已出现绝对值的下降;并且纯收入中现金收入也没有很大的增加.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价格的提高和非农收入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着新的国内外形势,农民收入受到资源禀赋、国内外市场和体制制度的进一步约束,本文对此提出切
稳定农业收入自古就是令人关注的难题.我国古代的常平仓和青苗法为解决这个难题发挥过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常平仓,近70年来"商品信贷公司"成为美国农业稳定的制度,解决了美国农民收入低问题.文章研究了古今中外稳定农业收入制度,并提出了建立中国的农产品"常平仓"的基本办法.
农业结构调整实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确保农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在调整中须把握几个关系,即:特色与本色的关系,适应市场与开发市场的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适宜的传统农业技术与高新农业技术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通过对我国大豆产量变化、地域分布、生产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我国大豆产量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总体来看,这种不稳定性主要是受到我国大豆单产波动的影响;同玉米、小麦等其他主要粮食品种比较,1993年后大豆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1996年后种植大豆本身的纯收益也开始下降,近几年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区大豆纯收益已明显低于玉米等竞争性粮食品种,造成大豆比较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豆单产水平和价格因素的影响.文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与建成区相比具有土地利用率低、用地矛盾尖锐、农用地转用速率快、环境问题突出等特点.本文首先以武汉市洪山区城乡交错带为研究实例,通过对该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指出农民收入太低,农业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是我国目前农地非法转用、农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根本原因;其次指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其一是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我国目前的农地保护制度,其二是通过调整交错
为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经济措施尤其是价格手段被政府采用.在国外若干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需求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收入和价格对城市用水需求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由于价格需求弹性低于收入弹性,城市用水量呈现刚性增长;调整水价对生活用水需求的抑制作用比收入增加的拉动作用要小;经过水价的连续调高,现阶段用水需求已经开始对水价敏感.文章还讨论了价格对用水需求调节
根据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滏阳河流域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部门和上下游用水者之间用水竞争程度的加剧,流域从开放向闭合的转变,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及引致的环境问题,节水的空间也变得十分有限.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如何运用政策、制度和经济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管理,提高灌区的运行绩效和实现有效的产权制度创新.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为例,研究了贫困地区贫困陷阱形成的人口与历史原因,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和绩效,比较了贫困区和非贫困区各类农户的家庭人力资源及其使用特征,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意义与对策.
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等反映国际竞争实力的指标,通过与其他主要出口国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和判断了中国柑橘鲜果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影响柑橘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对中国柑橘鲜果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本文利用天津市消费者问卷调查的有关资料,通过对食品安全关心度等决定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说明了有关个体消费者特征变量对食品安全关心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而揭示了个体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和消费行为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有:对于个体消费者安全食品的认知和购买行为,居住环境、教育水平及月收入的影响较大,这一结论提示我们,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实现人人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和建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