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性电脉冲远穴透治疗法简介

来源 :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e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创性电脉冲远穴透治疗法是传统的中医针灸法与现代科学技术、西医药治疗技术相结合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而产生的。它的创新和运用,不仅显示出比传统针灸法有着诸多优长之处(即避免了针刺或电针刺不少固有缺点),而且更加明显地提高疗效。特别是只要坚持与中药或西药并用同步治疗,就能取得不同凡响的疗效。这不仅是治疗常见病、难治性慢性病的疗效如此,就是救治疑难病或抢救重危病人的疗效也是如此。为此特进行介绍,诚望同道共识共举,以解更多病人之病痛和治病之困难。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中药治疗肿瘤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问题,运用中药治疗方法治疗150例患者。经过运用乌龙散、癌宁口服液、安宁丹治疗后,效果很好。严重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中早期患者能够治愈。
痛风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肾实质改变为特点。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若肾虚水液代谢失调则尿酸排泄障碍,肾虚不能主骨生髓则导致关节病变,故无论是先大因素还是后天因素引起肾虚,对机体尿液代谢及骨代谢均可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以肾主水液、主骨生髓的理论为切入点,从肾论治。用理论指导临床治疗,自拟经验方痛风宁,临床效果显著。
脾功能亢进在临床上是各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经过20年临床探索,应用自主研发的传统医学经典理沦“肝肾同源”治肝创新研究成果,采用脾亢宝(芍地参茸丹)纯中药配方,发挥药物益脾之阴、柔肝软坚、平亢护血、补气培元、生精化血之力。在肝病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加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差异,寻找提高治疗本痛疗效的最佳疗法。方法:将2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惠者随机分为针药组(132例)、药物组(124例)。针药组采用头针、督脉穴针刺加药物治疗,药物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经治疗70天后,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93.9%,药物组为83.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炎,多发于中年以后,近年来该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本院2006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拔河针刺法并加以改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后,该穴位对正常人面部温度的影响,探讨合谷穴对面部不同部位温度改变的特殊关系。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正常人面部在针刺合谷穴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针刺合谷穴前后,面部许多部位温度变化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以鼻沟、嘴角和口部的温度变化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合谷穴对正常人面部温度改变有一定作用,并以口鼻部位的作用较为明显。
在平时或临床上时常遇到有人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不适等症状,有的同时伴有早搏或其他心律不齐体征。自2000年以来,本文用刮痧为主要方法对这些病人进行现场救治,使其立即缓解症状转危为安。由于该类病发作当时无心电图等仪器对其作出明确诊断,故称之为类冠心病征。对15例病人的救治过程、治疗方法等进行报道。
目的:本研究以人员配合问卷调查对国家级区域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与针灸病房内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位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拒绝针灸疗法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针灸疗法的认同状况。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中51例既往对针灸有所认知,但仅有25例表示如果生病会考虑选择针灸治疗;42例曾因腰痛选择针灸治疗过,并有34例认为针灸治疗有效;拒绝针灸疗法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针灸过程中的疼痛因素23
失眠症多因情志不调,情绪变化诱发,常迁延不愈,导致生活、工作受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精神障碍。本院根据顽固性失眠多伴抑郁症,以耳穴配合瑜伽气功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研究指出瑜伽气功调节情志,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担心、激动等刺激因素,解除抑郁焦虑症状,建立起促进良好睡眠的行为方式,放松,避免兴奋、焦虑的发生,这样可以放松大脑皮层,使患者进入安静的内心世界,直到自然而然地睡着为止。
本文对“三通针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内布有脉管通路、神经通路和经络通络。传统的经脉学说应包括有脉管、神经和经络,“三通针灸”按人体解剖结构分为找脉管、求神经、循经络,以指导临证。其可与现代医学结合,与国际接轨。临床上先辨析病症的主要矛盾在哪一通路,然后决定选择找脉管、求神经或循经络中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