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学术年会暨“江中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中医经方四逆汤制备工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筛选出制备四逆汤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将正交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首先采用L9 (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逆汤的制备工艺;再以正交试验结果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运用Matlab建立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对考察指标进行预测,进而得出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四逆汤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提前煎煮附子0.5h,再与炙甘草和干姜二味药合煎,共提取3次,料液比第一次为1∶8,后两次为1∶6,每次提取1h.结论:人工神经网络与正交试验联用优选的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稳定、可行.
其他文献
膏药是中医药外治法的传统剂型之一,至今仍有临床应用和产品生产流通,本文就膏药的历史沿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生产流通概况等进行综述,并对膏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黑膏药是祖国医药古老的剂型之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其在为人类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至今仍有临床应用和产品生产流通。但是由于膏药的特殊生产工艺对膏药本身,患者,操作工人,环境的损害,极大的限制了膏药的发展,目前,国际国内
目的:探讨为乙醇提取干蟾皮中二烯羟酸内酯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的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素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之和-二烯羟酸内酯总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干蟾皮中二烯羟酸内酯类成分的乙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所优选出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稳定、合理,适用于蟾皮中二烯羟
目的:研究影响中药挥发油β-CD包合物稳定性的因素,比较2种制备方法所得包合物的稳定性差异.方法:采用单因素稳定性试验方法,分别在60℃、4500±5001x、75%条件下进行包合物的稳定性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稳定性试验后挥发油损失率;采用GC-MS法检测稳定性试验前后包合油成分变化.结果:挥发油包合后,对热、光和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3种因素对包合物相对挥发油损失率影响强弱为,高湿因素>高温
目的:建立虫草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方法,制定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葡萄糖作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虫草发酵液中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考察;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虫草发酵液中多糖,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醇沉的时间、醇沉温度及加醇量进行优选.结果:多糖含量测定的最优条件为:用苯酚-硫酸作显色剂,苯酚用量为0.7mL,60℃水浴加热
目的:制备桅子提取物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建立其总环烯醚萜苷体外释放度的紫外测定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以总环烯醚萜苷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处方及工艺筛选,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并进行缓释片体外释放度曲线拟合.结果:供试品及栀子苷对照品在238 nm均有最大吸收,在6.51~32.55 mol·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24·C+0.007,r=0
目的:综述近五年有关菝葜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离工作.方法:通过查阅近五年国内外菝葜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菝葜科植物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甾醇类和醇、酚、酸、酯、酮类等化学成分.文章综述了菝葜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In this study, a novel liposome-loaded microbubbles based on biomimetic polymer of blood cell membrane, N-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O-suifate chitosan (NCHOSC) was designed.The structure of the NCHOSC
本文的目的是构建及评价叶酸修饰的PAMAM-DOX复合物.通过控制FA-PEG-NHS与PAMAM之间的投料摩尔比得到不同叶酸密度的复合物,酸敏感的腙键用于连接DOX和复合物.体外释放实验,48 h内复合物在pH 4.5介质中释放了40%的药物,在pH 7.4介质中仅释放了10%的药物,这表明药物的释放是pH触发性的.FPP-hyd-DOX 16/1的细胞毒性显著高于其他复合物组,其IC50值比P
鸦胆子油水溶性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胃肠癌、肝癌、食道癌、膀胱癌等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当前上市的鸦胆子油口服剂型种类较少,主要有口服乳剂和口服软胶囊,不过这两种剂型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开发鸦胆子油新的口服剂型.本研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研制兼具自微乳和固体制剂优点的鸦胆子油固体自微乳化制剂——可自微乳化的口服颗粒剂.通过溶解度实验和气相色谱筛选辅料,利用伪三元相图优化自微乳处方;
目的:研究微粉硅胶用于白芷提取物粉体改性及其促进元胡止痛分散片崩解的原理.方法:采用混合与液相分散两种方法,3%、5%、7%三种微粉硅胶改性剂量对白芷提取物粉体改性,研究粉体改性前后在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差示量热、扫描电镜的差异及对元胡止痛分散片崩解时间的影响.结果:改性后,粉体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接触角显著降低,热效应显著变化;当微粉硅胶用量达到5%时,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元胡止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