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C/IDRI数据库的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应用价值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一个世界公共医学影像图像数据库信息,探讨研究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对帮助影像医生阅片、提高肺结节检出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下载使用了来自于LIDC/IDRI数据库的40例胸部CT扫描图像,选取其中平扫的、层厚3mm以下图像29例,2名低年资影像科医生(工作经验均为2年)分别独立仔细阅读29例病例,在独立阅片和参考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两者模式下分别记录发现的结节.仔细对照研究标识文件中标识的结节,将有3位以上放射学家认定的结节作为参考标准,同时记录参考标准结节的密度、大小、位置.计算低年资影像医生在独立阅片、使用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参考下的结节发现率,并比较不同类型结节不同模式下应用CADe软件的敏感度及假阳性率. 结果:参考标准结节总计127个.软件自动检测总的发现率为65.4%,两医师独立阅片发现率为58.3%,56.7%,参考CADe自动结果后二次阅片分别提高到79.5%和85.0%( P值均小于0.001).软件自动检测发现的非实性结节发现率低于实性结节(P=0.035).对于小于4mm的结节自动检测和两位医生独立阅片发现率均相对较低,分别为39.3%、46.4%、46.4%,但两位医师结合二次阅片发现率也提升到了60.7%、73.2%.对于5mm以上结节医生及软件结节发现率均较高.两位医师对肺门部结节发现率较低,结合CADe后发现率明显提高.自动检测每个检查假阳性个数的中位数为1.0,四分位间距为1.5个. 结论:本研究基于了LIDC/IDRI数据库的图像数据及标识数据,表明了新型的CADe软件有效帮助了低年资医生提高了肺结节的发现率,保持了较低的假阳性率.
其他文献
目的 介绍1例双膝完全离断再植成功,并行足部功能修复临床效果;及术后4年随访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阐明大肢体离断再植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收治1例20岁男性患者,被约0.9cm钢筋缠绕勒伤致双膝部完全离断,伤后约4h后由其他医院转入我院,检查:体温36.1℃,脉搏12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2/56mmHg(1mmHg=0.133kPa).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 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3~51岁,平均36.5岁.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1例行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年龄21~69岁(平均49.8岁),其中男21例,女13例,L4/5椎间盘突出14例,L5/S1椎间盘突出2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合并腰椎滑脱或腰椎失稳症,所有患者均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后第一天行腰背肌及双下肢行等长肌
目的: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图像引导下,对恶性胶质瘤术后疑似复发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活检,评估APTw成像鉴别恶性胶质瘤肿瘤复发和放射性坏死的价值. 方法:收集21例经行手术切除术、术后标准放化疗后怀疑恶性胶质瘤复发的患者.患者经3.0T MRI上行三维APTw全脑扫描及常规序列扫描,扫描后7天内应用神经导航定向系统介导立体定向活检术.临床医师术前优先参考病灶的APTw和T1w增强图像标记ROI为活检目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 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5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8例,交界性肿瘤1,囊腺癌13例,成熟畸胎瘤8例。恶性畸胎瘤3例。性索间质瘤5例。 结论:CT已经成为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手段。
目的:探讨在自由呼吸下,双源CT大螺距肺部扫描是否能够使图像质量满足临床应用及诊断要求.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60名患者(A组30人,行胸部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B组30人,行胸部平扫的患者),所有扫描均在一台128层第二代双源CT上进行,俩组均打开CARE Dose4D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重建方式采用迭代技术,strength:3.A组在自由呼吸时选择Flash Spiral模式行螺距为3.2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合理的操作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应用18 G或21G切割针对240例患者行肺穿刺活检,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病灶大小、穿刺胸膜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慢性肺部病变等因素相关性。 结果 活检后24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血51例(占21%),气胸43例(占18%),41例出现针道周围渗血(17%),10例出现痰中带血(4
目的 :利用64层MSCTA观察统计并探讨正常肝静脉各影像解剖参数特征,评价MSCTA各三维重建方法对正常肝静脉系统的显示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应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行腹部CTA的检查者,利用后处理技术,MIP及VR进行肝静脉血管成像,观察肝静脉分型、肝短静脉支数、肝右后静脉的支数及分布位置,分别测量各血管起始部的最大管径等影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目的:CT增强扫描广泛应用影像诊断,但碘对比剂外渗处理一直是困惑的问题,因其渗透压的原因及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轻者引起组织疼痛、肿胀,重则皮肤血水泡、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影响诊断治疗,延长住院天数,经济负担加重;可能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线.为其选用几种无创伤治疗方法作为比较研究,用以指导影像护理工作. 方法:结合文献,碘对比剂理化性质,实验设制四组:生理盐水外渗组、碘对比剂外渗不处理组、碘
临床上,尿路梗阻主要是因为发生泌尿系统疾病或邻近尿路等脏器病变而导致患者尿路出现不同程度梗阻。尿路梗阻性疾病属于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原因很多,常见有结石、肿瘤、结核、先天发育畸形等。而不管什么原因,都会继发引起尿路扩张、积水和后期的肾功能损害,所以,早期的明确诊断及积极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梗阻因素,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检查方法为B超、KUB、IV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