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难治性脑脊液鼻漏的治疗:一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道1例男、7岁、反复化脓性脑膜炎9次及其反复脑脊液鼻漏修补术4次的病例,以探讨反复并发脑膜炎的难治性脑脊液鼻漏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收治1例先天性脑脊液鼻漏及其并发化脓性脑膜炎9次,而且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4次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四年多期间(2005-02-15至2009-10-07),共发生9次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复发间期,共进行4次神经外科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多数患病时间是在神经内科度过的.患儿前2次为鼻内镜下单鼻孔内入路修补,第3次经额硬膜外入路开颅修补,均失败后,第4次鼻内镜下单鼻孔内入路修补联合脑脊液脑室-腹腔分流术,并获成功,术后随访3年余未再复发.结论:对反复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难治性先天性脑脊液鼻漏,除进行漏口修补外,还可尝试加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将长期慢性代偿性增多的脑脊液分流,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以免封堵漏口后伴发的颅内高压,使修补手术成功.
其他文献
目的:对β-脲基丙酸酶缺乏症的生化指标以及基因诊断进行了探讨。方法:回顾分析6例中国患者的临床、生化以及基因改变特点.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神经系统异常(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惊厥、肌张力异常、小头畸形以及神经影像学异常表现).在生化检测中,尿液标本中N-氨甲酰-β-丙氨酸以及N-氨甲酰-β-氨基异丁酸水平显著增高.UBP1-基因分析显示,全部患者均为外显子9的977G>A(R326Q)纯合错义突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不典型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2年在齐鲁医院就诊的122例BECT患儿,对病程中出现(1)发作难以控制(2)表现为跌倒的发作(3)不典型失神发作(4)脑电图表现为ESES等不典型表现的11例BECT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或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并对其发作时表现、神经心理学损伤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反
目的:针对色素失禁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特别是皮肤、神经系统、眼部改变的特点,早期认识该病.方法:对2012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色素失禁症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改变.结果:3例中神经系统均受累,其中2例有运动发育落后,1例有癫痫发生.结论:色素失禁症患儿神经系统受累较为严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缺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激活自噬有关,其信号通路是否通过PI3K/Akt/mTOR/p70S6K途径.方法:1.建立皮质神经元缺氧(OD)损伤模型;CCK-8法确定BDNF对缺氧神经元的有效保护浓度及其最佳保护浓度.2.应用BDNF,Akt磷酸化抑制剂渥曼青霉素(M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以及自噬抑制剂
目的:探讨与临床剂量相匹配的抗癫痫药物短期应用对于未成熟脑远期学习记忆的影响,了解抗癫痫药物对不同年龄新生鼠脑GluR1及NR2B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证实17β-雌二醇的脑保护作用.方法:以临床剂量换算大鼠用药剂量,分别建立PD3,PD7,PD14,PD21未成熟SD大鼠单药组:苯巴比妥(PB)、托吡酯(TPM);联合用药组:苯巴比妥联合托吡酯(PB+TPM);雌二醇脑保护组:苯巴比妥加用雌二醇(P
目的:探讨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在高热惊厥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热惊厥组(FS组)、FS+HDX(内源性SO2产生抑制剂)组和FS+不同浓度SO2供体(1μmol/kg,5μmol/kg,10μmol/kg,50μmol/kg,100μmol/kg)组,每组12只.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反复高热惊厥后血浆和组织中SO2表达增高;AAT1和AAT2的m
会议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OXC)和卡马西平(CBZ)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HighWire Press,Google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上检索2种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man5.0.0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7个RCT,其中A级文献4篇,C级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脑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住院期间的持续脑电图(CEE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男4例,女8例,年龄平均9.7±3.34(9个月~15岁6月)岁,就诊时病程中位数13.5(7d~1.5个月)d,住院日中位数31.5(14~141d)d,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12例,运动失调11例
目的:探讨儿童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确诊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总结临床特点.结果:本组6例患儿全部出现失语,均伴有精神情绪异常,烦躁易怒或大叫.5例患儿睡眠障碍明显,表现为睡眠减少.5例患儿出现肢体及颜面部不自主运动,其中2例有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