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晚期快速剩余油描述方法研究

来源 :2004井间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质开发条件下剩余油成因机理、随开发变化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信息分析评价方法;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饱和度变化规律,以地质条件约束,依据渗流力学,建立兼顾油水两相平衡剩余油动态预测模型;并应用不同开发阶段测井信息,提出一套综合多种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水淹层测井评价和预测剩余油方法.研究结果在大庆杏南开发区应用,效果较好,为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把专家经验以软件形式应用于剩余油预测研究中,形成快速剩余油描述软件;提高剩余油评价精度,排除因不同人员水平和经验不同存在的差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遥感图像是探测地物目标综合信息的最直观、最丰富的载体,直接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出专题信息是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复杂的问题.采用基于光谱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单个日标图形特征提取等方法对遥感影像的自动解译已经研究了很多年,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觯译效果还达不到预期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特征空间的遥感影像自动解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特征空间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处理实现遥感影像的自动解译.
基于Hough变换方法的严密数学理论,自动识别和提取线性信息是将遥感图像空间中的点映射到参数空间中,来完成线性体边界检测任务.利用Hough变换方法,将图像上的点按(x,y)→(ρ,θ)→(x,y)做变换,来提取遥感图像中的线性构造信息.设计的难点在于用Hough变换检测直线时,极坐标下的小单元(△ρ,△θ)的大小直接影响直角坐标中逼近直线的精度.通过调整Hough变换方法的阈值△ρ和△θ的大小和
在大田环境下,以10个等差变异的已知叶面积指数小麦群体为对象,模拟了从叶片覆盖充分饱和到土壤全部裸露的不同叶面积指数差异情况,对遥感方法评估作物长势的潜力和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以裸土反射光谱曲线为基准,以各级叶面积指数情况下的反射光谱曲线与土壤基线的距离为尺度,在可见光-近红外范围内的3个特征光谱位置680nm、890nm和1460nm处,研究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差异对反射光谱的响应度.结果表明:随着
遥感影像数据挖掘是一个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由于遥感影像数据库的海量特征,遥感影像数据挖掘已成为空间数据挖掘的主流.着眼于遥感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成果,本文从图像索引和检索、热点目标识别、图像分类、图像聚类、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多时相影像变化检测以及高光谱数据挖掘七个方面对遥感影像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遥感影像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中应该着力解决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伴随着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空间遥感对地观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可对地球环境进行多角度立体观测和微波遥感全天候监测.预计在今后的15到20年里,将有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对地观测卫星发射,组成星座或星群,形成全天候、多角度、高分辨率、高光谱及日覆盖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人类将可以实时地开展空间对地观测,进行地球环境的调查、监测与研究工作.
地物波谱特性是遥感技术应用的物理基础,是定量遥感分析的基础,地物波谱研究是遥感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几种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介绍了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并对国内外波谱数据库建设现状作了描述和分析,最后对地物波谱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构想.
利用无限长套管的电流线分布原理讨论了套管供大电流时,井眼、套管内和套管外水泥环及地层中电流分布.介绍了井-地电位测量技术方法原理,重点分析了井-地电位测量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和在新疆油田五1区的初步应用.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技术取得了新疆油田五1区4口井野外实测电位数据.用数值模拟和反演成像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约2km2范围内目的层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对比分析了剩余油分布与注采效果的对
井间剩余油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实用的测井新技术,在指导油田剩余油分布的规律性认识、措施挖潜以及油田调整方案制定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RMT和CHFR测井便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2002年和2004年分别在吉林油田的两类油藏中进行应用,在老区剩余油认识方面具有快捷准确的优势,其成果运用在油田措施挖潜中,效果显著,相继实现了老油田当年的稳产态势.文章通过对两种测井新技术在人工水驱和天然
目前大港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后期,地下油水分布更加复杂、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剩余潜力难以挖潜.2003年10-11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生产公司组织下,对大港油田分公司所辖港东油田,实施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试验,共测试10口,根据测试结果,分别对所测的8口井实施补层回采措施,平均单井日增油5t,截至目前累计增油6816t,累计降水8100m3.通过应用过套管测井技术,并将测
本文针对影响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聚合物驱微观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开展了天然岩心水驱和聚合物驱对比实验,用核磁共振、荧光分析方法,直接摄取了天然岩心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剩余油饱和度微观分布的图片.研究认为,聚合物驱不但能够提高波及体积,而且能够提高驱油效率,但水驱在与聚合物驱不同的一些特殊条件下,也能够得到比聚合物驱高的驱油效率;对微观驱油过程开展了分子动力学研究,认识到聚合物驱提高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