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时间对镍钛弓丝腐蚀性研究

来源 :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临床治疗时间对镍钛弓丝的表面腐蚀性的影响。选用0.018×0.025超弹性镍钛弓丝,0.018×0.025热激活镍钛弓丝,随机分为6组,3组为超弹性镍钛弓丝(HE组),3组为热激活镍钛弓丝(HA组),分别在患者口腔放置2W、4W、8W后取出,乙醇清洗、自然干燥后,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样本表面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内使用时间会显著影响镍钦弓丝的表面性能,增加其腐蚀程度。不同性质镍钦弓丝的微观形态不同,耐腐蚀性能也不相同,热激活弓丝主要出现点腐蚀,而超弹性弓丝主要出现全面腐蚀,热激活弓丝抗腐蚀性优于超弹性弓丝。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结合中草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3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使用PFNA内固定结合中草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60min。出血120~350m1,平均150m1,输血5例,38例患者获得6月~2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18周,平均12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螺
本研究发现光触媒溶液抗菌效果接近保丽净,能有效杀灭热凝义齿基托材料表面粘附的白色念珠菌,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能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并在60min内可达到最大杀菌能效。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饰瓷-核瓷界面粗糙度对双层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材料断裂强度及失效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界面粗糙度对该材料整体断裂强度无显著影响,其饰瓷与核瓷间可形成较好的结合。
通过制得不同形态的羟基磷灰石,研究其形态特征、孔隙率大小等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探索新型的细菌培养系统,为制作相关的微生物制剂以及口腔细菌替代疗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块状经基磷灰石和纳米经基磷灰石粉体对细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探究非物理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作用,为研究新型的细菌培养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实验研制的担载纳米尺寸氧化钙颗粒、磷酸颗粒的介孔二氧化硅MCM-41材料,与蒸馏水混合涂抹于牙本质样本上,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效果好,同时,介孔材料的制备费用低廉,这有可能使其成为治疗牙本质敏感经济、有效的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钛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用作种植材料。本课题拟在钛种植体表面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交替吸附聚赖氨酸(PLL)和海藻酸钠(ALG)聚电解质多层膜,并在多层膜中负载纳米银,在多层膜的最外层(PLL)上接枝成骨细胞粘附肽-RGD多肽,从而使钛种植体同时具有抗感染和骨整合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钛表面吸附PLL-ALG-PLL-RGD后,成骨细胞在其表面增殖和分化的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牙槽骨的再生一直是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天然海洋多糖材料构建可控生物降解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引导再生研究,该生物膜利用半透膜阻隔周围纤维结缔组织过早长入骨缺损区,改变骨创愈合环境,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
种植体越来越多的在口腔修复领域使用,以骨结合现象为核心的骨种植界面学说及以生物封闭现象为核心的软组织种植体界面学说已成为种植体器官设计和临床技术规范的理论基础。本实验希望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来争取获得一种可以促进细胞结合而抑制细菌粘附的理想结构,进而筛选具有良好生物封闭性能的钛种植体的微形貌结构,从而优化种植体颈部基台设计。
本实验研究了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涂布硅烷偶联剂、紫外线照射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对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均可显著提高环氧树脂基玻璃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
金属烧瓷和釉质粘合剂已应用于临床,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金属烤瓷带翼支架粘结桥,经21例的临床应用,获得了金属烤瓷支架粘合桥的同样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治疗中其对粘合剂选则、舌板支架的设计及口腔粘结技术的要求,并举以实例。然后提出了深覆合和超合很少(或无合者无超者)应用粘结桥修复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最后分析了临床使用效果,并总结了粘结桥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