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40年:共识、分歧及理论反思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系统起步基本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1982年过家兴《体育科学领域的新学科——运动训练学》和田麦久《一般训练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发表,以及1983年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支持下的首部《运动训练学》专著的出版等为主要参照,开启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系统化研究进程。至今,其已走过了近40年的学术历程,并在一批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涌现出诸多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本国文化自信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面对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在竞技体育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以及其对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微观化、生物科学化等特征,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系统性、思辨性凸显的运动训练学研究陷入理论困境。基于此,以近40年我国运动训练学所取得的研究共识、主要分歧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合,并就此反思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进路,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加强文化自信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法研究结果:1.在近40年的研究历程中,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所取得的基本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形成背景,主要与苏联、德国相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超越美国一跃成为竞技强国,苏联在运动训练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革结束后,我国积极引入以苏联、德国为主的国家的训练学研究成果,并于20世纪80年代邀请德国训练学专家葛欧瑟讲学,进而使得国内训练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亦渗透了德国训练学理念。(2)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性表现出强而明显的体系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版了一批《运动训练学》专著、教材,从内容体系来看,其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特征,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训练的安排等理论框架。这些学科内容的构成,不同程度地引入了社会科学(广义,即包含狭义的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最终服务于运动训练实践。(3)我国运动训练学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并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流"。关于理论体系,其不仅在横向上涵盖训练目的、内容、负荷、安排等元件,还在纵层上提出了项群理论,弥补了一般与专项之间的空白。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一元训练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以及项群训练理论等。(4)对国际科学化训练理念的引进与学习。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对国际上以自然科学范式探讨竞技能力相关问题的研究愈渐重视,积极引入了诸多国际科学化训练理念。2.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分歧主要体现为:(1)关于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研究范式、内容。与传统的注重整体性、思辨性、经验性等具有较强人文社科色彩的研究理路不同,近年来,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加强生理学等生物科学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基础意义的研究取向取得重要凸显,其核心理念为围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大程度地采取自然科学研究范式探索运动训练的相关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与传统、主流对运动训练相关概念、分类等富含哲学性、教育性的研究取向有所区分,倾向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提法更为注重实际训练中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具体问题,如运动负荷的监控、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员疲劳恢复等。(2)关于运动训练学研究中的具体理论。当前,我国运动训练研究中具体理论的争论主要包括传统周期训练与板块训练的分野,超量恢复与适应性机制的争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相持,以及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差异性解读等。(3)其他。部分分歧还体现为对训练学学科起源等问题的探讨。一般认为,训练学的研究起源主要与东德、苏联相关,但有少数研究基于知识谱系视域指出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起步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并于20世纪初期被美国反超等。研究结论:1.近40年的研究历程中,国内学者对运动训练学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包括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形成背景、学科特性、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国际科学训练理论的引入等,这些均为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进程中的理论瑰宝。2.当前国内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分歧,尤其关于研究范式的择选,其重要根源即与国际上对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两条不同径向有关。为进一步消解差异,加强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保留和继续发扬我国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研究优势,应统筹构建不同维度的训练学研究体系,如运动训练学元研究、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具体理论研究的结构化探讨等。同时,须注重区分运动训练学与运动机能学、运动生理学等的学科疏异等。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研究肝素与比伐芦定在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患者中的抗凝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VA-ECMO辅助至少24 h的患者。按ECMO辅助期间的抗凝方案分为肝素组和比伐芦定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栓事件、出血事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情况,血制品的输注情况,以及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进而比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数据产品OMITO3e,提取福建省2015—2020年对流层臭氧总量信息,经数理统计和标准化处理,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与近地层臭氧分布的异同点。结果表明,(1)福建省对流层臭氧总量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空间上呈现北部沿海地区高于中南部沿海地区的态势。与近地层臭氧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很大差异,基本呈现相反状态。(2)对流层臭氧总量年际变化总体呈现增
汽车座椅作为与驾驶员直接交互的重要部件,其外形与布局参数极大地影响着驾驶时的舒适性和疲劳程度,由于不同人群的测量参数差距较大,传统的座椅舒适性设计方法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设计的需求;在汽车座椅骨架的变型设计过程中,一些造型过程复杂的零件变型设计失败的概率较大。本文基于客户的身体测量参数,对汽车座椅骨架的静态舒适性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满足了汽车座椅骨架个性化、定制化设计需求;本文通过剖析CA
以国家、地方政策文件的要求为引领,以区域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实施为路径,探索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程自主选择的设计与实施,建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双向教研联动机制,进一步推进幼小双向衔接。总结和提炼实践经验,形成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程自主选择的五大策略,构建有特色、可选择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两个转变,个性化培养幼儿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过程中常规使用的抗凝剂普通肝素(UFH)由于容易引起出血、血小板减少、肝素抵抗等弊端颇具争议,而比伐卢定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具有特异性强、半衰期短、安全性高等特点,与UFH相比具有一些潜在优势。本文通过综述比伐卢定在ECMO中的研究进展,为ECMO患者的抗凝策略提供更多参考依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为赌博等违法行为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赌博不仅比传统赌博参与范围更广、涉案金额更大,而且还易造成国内资金的大量外流,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需要严厉防范与打击。针对当前网络赌博的引流特点收集部分赌博网站数据,通过分析赌博网站的代码以及运行方式,构建赌博网站关键词集,利用技术对赌博网站进行自动识别,旨为批量检测赌博网站提供思路方法,从而有效遏制网络赌博现象的发生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梳理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发展历程及经验,提出未来展望。以《运动训练学》教材建设体系为主体内容的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主要经历了“依附中探索”“探索中反思”“反思中创新”三个发展时期,发展经验包括学科自觉与理论发展互为提升、理论研究与竞技实践双向建构、问题研究与学科理论双轮驱动,存在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成熟等突出问题,面临学术共同体缺乏共识等主要挑战。发展展
西方类型电影研究从“二战”后起步,通过早期巴赞西部片研究的先驱开拓,其间经过以托马斯·沙茨研究为代表的仅仅将类型作为共时系统带来的困境和启发,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形成一种将类型看作共时系统和历时过程综合体的研究思路。到20世纪90年代末,里克·奥尔特曼和史蒂夫·尼尔的代表性著作《电影/类型》和《类型与好莱坞》几乎同时问世,标志着这种研究思路的成熟。这两本著作至今仍然是西方类型电影研究中引用率最
<正> 自发性气胸(简称气胸)是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胸膜破裂,空气逸入胸腔,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为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因其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如不及时确诊与处理,患者可由于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因之,内科医师对气胸的诊断和处理必须熟悉掌握。
期刊
轮胎设计包含轮廓设计、花纹设计和胎侧设计3部分。当其各自独立时容易出现数据孤岛,很难做到唯一数据源及数据协同。当上游轮廓设计数据发生更改时,下游数据无法及时捕获准确数据则容易造成设计错误,且设计迭代优化极易延长产品开发周期。提出一种基于CATIA的轮胎产品设计数字化模型搭建方法,主要包括产品装配对应部件结构搭建、设计数据参数定义及关联设计、底层模板开发及调用3部分。通过参数设计及参数驱动功能,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