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张影响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

来源 :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城市扩张影响下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选取江苏宜兴市为研究区域,在城乡交错带地区布设3条样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计24 个并对重金属Hg、Pb、Cu和Zn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交错带土壤局部地区已发生了Hg污染和Pb、Cu累积现象。(2)Hg、Pb含量受城市扩张影响较大、空间分布较复杂,Cu、Zn含量受城市扩张影响较小、空间分布相对较简单。(3)Hg、Pb、Cu含量在空间呈带状各向异性,Zn呈几何各向异性;四种元素在城市扩张不同方向上的迁移和累积的特点有明显的差异。(4)Hg含量沿城乡方向上呈高、低、较高的变化趋势,城市一侧含量最高,与工业活动有关;乡村一侧较高,与农业施肥等因素有关。Pb含量沿城乡方向上有较为明显的递减规律,与沿城乡方向上交通工具活动密集度递减有关。Cu、Zn含量在城乡方向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设施土壤质量的变化,为云南省设施农业的改善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对云南省代表区域设施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不同区域设施土壤酶活性差异较大,且脲酶活性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较过氧化氢酶大。(2)设施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棚龄的延长均表现为增-降-增的趋势,上下两层酶活性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3)设施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20~40cm 土层大于0
通过土壤矿质全量分析法,研究了东北黑土黏粒化学组分在不同纬度下的分布及其变异,结果表明东北黑土耕层土壤化学组成均以SiO2、Al2O3、Fe2O3 为主,Sa和Sal值平均为3.81和3.10,其黏粒矿物以2:1型矿物为主。在不同纬度下,黑土黏粒风化强度减弱,土壤化学组分变异明显,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土壤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说明在黑土的长期耕作中,施大量磷肥,造成黑土磷富积和失活以及淋溶层的钙积化。
城市污泥的农业利用逐渐成为全世界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最优方式。本文通过设置无污泥+不种植物,污泥+不种植物,污泥+东南景天单种,污泥+东南景天与香芋套种四个处理,对各处理产生的地表径流以及处理一年后的下层土壤 (20~40cm)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的TN、TP、COD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地表径流中的TP 含量超出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二级标准,地表径流中Zn、Cd、C
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互助县南门峡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留茬免耕、带状免耕旋播、秸秆还田免耕和常规耕翻(CK)4 种耕作措施,进行了野外采样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保护性耕作处理其地上生物量均高于常规处理,其中常规处理(CK)与A7(留茬免耕7 年)和B2(带状免耕2 年)间地上生物量比较差异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油菜地下生物量随之减少,0-20cm 的根系分布量约占整个0-
在1:10万尺度下,利用土壤采样分析数据与DEM提取的海拔高度以及地统计学分析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上升,水稻土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下降。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增城市水稻土土壤碱解氮在新塘镇——荔城街办方向存在空间变异。利用DEM及地统计学对水稻土土壤碱解氮进行协同克里格插值,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验证发现,协同克里格插值比普通克里格法高。由于协同克里格引入海拔高度作
元数据是数字地球中实现空间信息共享的主要解决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元数据的概念提出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元数据的内容;运用XML 描述和设计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元数据管理系统(CLMDMS);采用Visual C#实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元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对于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共享和成果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环保型实用技术,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通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提出一些对策。测土配方施肥以天然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使用方法。
在安阳市区范围内选择39个采样点,采取0-5 cm和10-20 cm采取土壤样品,同时采取市郊农业土壤作为对照,分析土壤pH、电导、碱解氮、Olsen-P、有机碳。结果表明,与对照农业土壤相比,城市土壤0-5 cm层次碱解氮、Olsen-P、有机碳、电导较高,而10-20 cm层次碱解氮、Olsen-P、有机碳、电导与对照农业土壤相近。0-5 cm层次城市土壤 pH 低于对照农业土壤,而10-20
随着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土壤动物在揭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生态恢复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生态退化导致了土壤动物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土壤动物丧失使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通过利用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改变来指示生态退化进程和凭借土壤动物强大的修复能力对退化土壤进行治理将是有益的探索。退化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研究还有待进
采用箱培养法结合快速线检测系统,研究了光照、氮源对分蘖期水稻叶际NOX (NO, NO2 )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用水稻品种是一种具有超高NO挥发能力的植物,在白昼强弱不同光照条件下水稻均有显著NO挥发效应,0.5 N-4 N(N=20 mg/L)硝、铵态氮范围平均水稻NO净挥发速率(按鲜质量(g, FW)计算)分别达0.011 5、0.0095μg/gh;水稻在挥发NO的同时,也有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