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珠海、珠江组砂岩成分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探讨

来源 :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所形成的珠江组和珠海组是盆地内烃类的重要储集层,在珠三坳陷中珠江组砂岩比珠海组的更为重要。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珠江组、珠海组砂岩的岩石类型有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种类虽然较多,但是样品之间的各个碎屑颗粒的含量差别不是太大,均集中在类型的分界限附近。
其他文献
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上油气资源丰富,原油成因类型复杂,油气性质多变,既有海相油又有陆相油,既有正常原油又有凝析油,还有海陆相原油的混合油,即使是同一构造单元也是如此。此外,油与伴生的 天然气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普遍存在油气不同源的现象。本文从原油轻烃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出发,依据原油蒸发分馏作用原理,探讨了牙哈构造带与英买7构造油与天然气运移注入途径。
Conventionally petroleum fluid inclusions (FI) are primarily analysed with microscopic,spectroscopic and bulk geochemical methods. These methods can be quite labour intensive and costly,and are not su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1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金星来分析。以往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4+5湖相及三角洲相暗色泥岩,并以长7生油岩为主,后者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的主力源岩;长1油层组在该盆地主要为一套泛滥平原和沼泽相的含煤沉积,缺乏优质湖相烃源岩。然而,近年来笔者等在陕北某地区井下特别是露头区长1地层中发现了一套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的生油岩,岩性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岩石薄片、岩样的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衍射分析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优质烃源岩具有富有机质纹层、富莓状黄铁矿、富胶磷矿等显著特征,因而陆源碎屑和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较低。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中17α(H)-重排藿烷及指相意义进行了阐述。烃源岩或原油中17α(H)重排藿烷可能与细菌藿类先质有关,是D环上带有功能团的藿类经重排作用形成。由于细菌藿类先质是在D环经历了氧化作用,并只有在酸性介 质环境和黏土矿物催化作用下才易于发生重排而形成17α(H)-重排藿烷,因而,较高含量的17α(H)-重排 藿烷指示了氧化和亚氧化环境。同时,在煤、陆相烃源岩和陆相原油
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对天然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运移成藏过程,并能提供许多源岩的重要信息。但生烃母质的不均一性对甲烷的碳同位素的经验模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华英参1井侏罗系煤岩样品进行显微组分分离,然后对全煤、及煤中镜质组、壳质组、丝质组和半丝质组进行模拟。最终甲烷产率表现为壳质组>镜质组>半丝质组>丝质组。产物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半丝质组>丝质组>镜
黑鱼泡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滨州铁路线以北,是隶属于北部倾没区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南邻大庆长垣和三肇凹陷北端,西南、西北、东北、东部分别与齐家凹陷北端、克山依龙背斜带、乾元构造带和明水阶地相接,凹陷面积约2600km2,凹陷的整体走向为北东向。本研究以近年来所钻新井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以往老井实验数据,综合利用Ro、“A”/TOC、Tmax、OEP值分析了黑鱼泡凹陷中浅层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
该文在对重庆市主要地质灾害,即危岩、滑坡的系统勘察资料基础上,应用危险性评价理论与方法计算了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指数,进行了危险度的划分,并据此对全市区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岩质边坡中潜在滑动面与裂隙网络系统的特征密切相关,正确确定岩质边坡中潜在最危险滑动面,对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合理治理具有实际意义。该文在基于岩质边坡裂隙网络系统的认识基础上,以对斜坡稳定最为不利的两组节理为基础,结合潜在易滑节理迹长,建立了岩质边坡中最危险滑动面的随机生成方法。将地下水、地震、附加荷载等作用作为随机外部因素考虑到边坡稳定分析中。用此方法对黄河小浪底库区八里胡同河段高陡岩质边坡进行了
对东太平洋海盆C-C区海底多金属结核及周围沉积物、磁性与非磁性部分的He丰度和He同位素比值进行了对比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