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研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中华鳖肾脏中的分布及特点,并与双峰驼进行比较.结果首次显示,ACE2在爬行类肾脏中有分布,进一步证明特异性ACE2阳性反应见于中华鳖肾脏近端小管、足细胞、血管球基底膜和小叶内静脉内皮,而中间段、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弱阳性.ACE2在中华鳖肾单位不同部位的分布表明,其主要在肾小球和近端小管调节原尿的滤过及重吸收.与之相比,双峰驼肾脏ACE2在皮质部的分布比髓质部广泛,皮质部肾小球系膜细胞、近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为阳性,而远曲小管弱阳性.近直小管为阳性,远直小管弱阳性.髓质部集合小管、乳头管上皮为阳性,而细段和直小血管为阴性.这些结果表明ACE2在哺乳动物双峰驼肾脏中的分布比中华鳖更广泛.ACE2通过调节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肾脏的血流量,进而调节水盐代谢,而广泛分布的ACE2可能与双峰驼具有强大的尿液浓缩能力有关.
其他文献
本实验旨在研究Lef-1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探索其与毛色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白色和棕色羊驼皮肤中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ef-1在棕色羊驼皮肤组织相对基因表达量是3.3727±0.1989,在白色羊驼皮肤组织是1.0003±0.0227; Western blotting结果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化以及组织化学方法,系统观察斑马鱼肠粘膜屏障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斑马鱼肠道具有完整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结构.吸收细胞之间有发达的连接复合体,机械屏障十分完整;肠腔表面的粘液层里既含有杯状细胞分泌的中性粘多糖,又存在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为粘膜提供润滑和保护的作用;肠道上皮组织内的IEL和肥大细胞为斑马鱼粘膜主要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方
为了探明斑马肾脏的组织结构,以平原斑马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及成像系统采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斑马肾皮质厚度约占肾脏的1/2,肾小体全部分布在肾皮质中。皮质和髓旁的肾单位都比较发达,近曲小管长且管腔不规则,刷状缘明显,相邻细胞界限不清,胞核较小且深染。远曲小管管腔较大也不规则,细胞游离面几乎没有刷状缘,细胞界限较清,胞核大且染色较浅。平原斑马的肾脏为高渗型,
目的:本试验旨在观察不同日龄鸡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的形态结构,从而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不同日龄的雏鸡,每个时期取3只雏鸡的下眼睑结膜制成冰冻切片,片厚5μm,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结果:鸡CALT的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常见杯状细胞。固有层内的淋巴细胞随着日龄增长逐渐增多,21日龄时可观察到生发中心,与淋巴滤泡相关的上皮常缺乏杯状细胞,27日龄CALT的各种组织结构基本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免疫应激仔猪脾的组织结构变化及脾内Visfat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LPS处理后仔猪脾被膜变厚,小梁增粗;白髓体积变小,脾小结增多,淋巴细胞增加,动脉周围淋巴鞘厚度变薄,且聚集分布;边缘区椭球增多;红髓内脾窦扩张,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加.2.Visfatin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仔猪脾红髓,其次是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椭球中阳性
目的:研究山羊咽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的显微和亚显微组织结构。方法:选取健康10月龄奶山羊10头,断头宰杀后取咽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应用组织学光镜和电镜制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山羊咽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的黏膜上皮主要由2-3层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只有单层扁平细胞,相邻上皮细胞间空隙很大,上皮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紧贴黏膜上皮下方和上皮细胞之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扁桃体的实质部分由数个次级
为了熟悉并掌握双峰驼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结构,了解下丘脑中核团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神经元的分布情况,了解神经生长因子以及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此轴中的表达量,对其存在意义进行探讨,加深对性腺轴的认识,从而为讨论双峰驼的性腺轴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并期望能够对双峰驼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主要运用了NISSL染色、Golgi-Cox染色、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SABC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配合佐剂CpG鼻腔免疫仔猪,检测呼吸道(鼻黏膜、气管和肺)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分布与面积变化.方法:30头仔猪随机分为5组,7日龄首免,鼻腔免疫组10日龄二免,首免后42 d宰杀,取鼻黏膜、气管和肺,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IgA和IgG分泌细胞.结果:应用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株配合CpG鼻腔免疫后6周,鼻黏膜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均极显著增加(P<0.01
目的:为研究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GnRH及GnRHR在下丘脑内的形态学分布和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 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0、2、4和6月龄雌性济宁青山羊下丘脑中GnRH及GnRHR的分布进行了同步研究。结果:GnRH和GnRHR免疫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内广泛存在,主要分布于视前
目的:检测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在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猕猴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自发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在食管、空肠、盲肠、胃以及肝脏的表达,通过测定光密度值和表达面积来比较感染前后的分泌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和健康组比较,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在感染组的光密度值以及表达面积在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