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纵、横波反射率成像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地震压裂过程中有流体存在,而流体中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可以通过因此分别利用纵横波的反射率成像,可以得到压裂中流体的信息。流体所处的位置就是裂缝的位置,因此可以得到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发育情况。纵横波反射率成像是先将地震记录进行纵横波分离,然后分别对纵波和横波成像。纵横波波场分离:实际记录的地震数据是纵波横波叠加在一起的,因此要想分别对纵横波的反射率进行成像,必须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纵横波波场分离。此处采用的波场分离方法为对位移场进行散度和旋度运算。
其他文献
基于Snell定理,推导了三维空间下的快速射线追踪迭代公式,利用初始的入射线的单位矢量,根据三维介质的界面的法线矢量及速度分布求取下一根射线的单位射线矢量,该方法求解过程稳定适宜于编程实现.利用C++编程实现了算法,并在三维地质界面中进行了试验,并能给出透射波的走时,为层析反演及三维微地震定位提供一种有效的射线追踪方法.
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高阶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的岩石模量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并以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波传播过程,计算模型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裂缝储层中裂缝参数反演不稳定性的问题,结合地震扰动的思想,探讨了基于扰动弹性阻抗的裂缝参数反演方法。首先从反射系数近似方程中各参数敏感性分析出发,研究了导致裂缝参数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探讨裂缝参数对反射系数的特有影响。然后根据地震扰动理论,求取出由于裂缝参数引起的扰动弹性阻抗,根据扰动弹性阻抗反演裂缝参数,进而提高裂缝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文提出了利用变网格三维高斯射线束偏移成像进行地震定位的方法,采用高斯滤波的方式实现震源位置的自动获取,变网格的计算方案极大地减少了计算量,显著地提高了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特别适用于处理低信噪比数据的微地震定位问题.
Character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ydraulic fracture formation and natural fracture networks is critical to evaluate potential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method to
会议
本文提出利用地震波的衰减特征对微震事件震源位置进行计算,这种方法不需要拾取微震事件准确的初至信息,同时定位计算耗时比较理想,满足实时快速定位的要求。
在叠前成像和偏移速度分析领域,选择一个合适的共成像点道集对叠前偏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不仅能够适应波场传播的多路径现象,而且可以为偏移速度分析或AVO/AVA等地震属性分析提供一个有效的道集,同时,在ADCIG的基础之上,通过截取、切除等操作可以改善叠加成像的效果.以转换波为研究重点,通过双平方算子在波场外推过程中提取ADCIG道集,在ADCIG道集上分析转换波不同入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内部构造,需要对复杂介质中地震波场进行高效精确的正演模拟.本文提出一种求解声波方程的空间优化近似解析离散方法。该方法继承ONADM用位移场及其梯度场共同重构空间高阶偏导数的思想和三层时间格式,通过以往经验设计出空间算子的最终形式,然后对算子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变到波数域,定义两个网格点之间的最大相位差为波数乘以空间步长,定义误差及目标函数,通过牛顿法优化得到待定系数。在设定目标函数
In this talk,we propose a conformal symplectic method for the 2D damped acoustic and elastic wave equations,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seudo-spectral method and the wavelet collocation method respective
会议
震源的三维坐标和时间构成四维参数,确定这四个参数就可以实现震源的准确定位.通过对实际资料有效信号振幅的控制,实现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进行克西霍夫积分成像的精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在成像过程中,速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验证速度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人为修改速度,制造不同的速度误差,测试了速度对成像精度的影响,通过结果可以得到速度误差在不同方向影响精度的差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