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设美丽乡村聚落与传统文化生态的传承关系

来源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9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当今农村聚落建设及发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得出新农村规划建设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生态传承的论点.本文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农村人居环境特点进行分析,以理论为指导对现场进行丈量、勘察,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农村生活比对聚落文化生态环境要素等方法,进行研究与剖析,提出运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规划治理理念进行美丽乡村聚落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潮汕机场航站楼的创作与设计实践,从航站区规划设计和航站楼建筑设计的层而,结合区位与交通衔接、建筑构型、分期建设与扩建安排、建筑外形、空间设计、功能布局、旅客流程设计、消防设计以及节能设计等,对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进行了全面总结.
本文从整体协同观指导下的滨水区高层建筑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探讨高层建筑如何在适应城市滨水区环境的前提下,以及协调自身整体性条件下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强调建筑本身不是孤市于环境的一种标识性,而是在城市宏观、建筑微观多层面上的一种整体美感.
在当代,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而可持续能源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绿色城市的必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并以英国谢菲尔德Merlin剧场改造项日为例,通过对其社会,经济,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分析,并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策略的能效,造价及环境影响方面的分析和评估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应此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出发,探讨了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当中的非生态倾向,剖析了我国现代景观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针对问题的生态思维观即景观视觉设计、文脉设计、环境保护与开发以及公众参与过程的生态思维.
在我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绿色建筑数据库整体的构建思路,以“数据平台”和“仿真模型”为数据核心,阐述了相关数据库体系的范畴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而进行了分析.对数据和模型库如何在我国绿色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阐述。
本文介绍了桥面上BRT站台设计时关于变形缝、防撞挡墙以及地伏梁等若干市政与上部结构配合时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可供类似项目在设计时参考.
本文利用MIDAS结构分析软件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受力性能,比较了楼梯设置与否及楼梯位置变化前后对楼梯间周围结构构件受力特征的影响,对采用滑动支座的楼梯间进行了受力及变形的分析,为结构中楼梯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利用钢渣微粉、钢渣砂和钢渣石配制钢渣混凝土,并对其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应用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渣混凝土基本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接近,抗折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稳定,随着龄期增长其增长率优于普通混凝土,且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良好.
本文开展了对不同粒径骨料(30~60cm、10~30cm、0.5~2cm)自密实混凝土构件(1m×1m×4m)性能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粒径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及内部密实性良好.相比普通粒径骨料,超大粒径和大粒径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内部温峰降低18~23℃,温峰出现时间延长4~9h,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极限载荷降低10%~20%.超大粒径及大粒径骨料的堆积程度和分布状态、骨料粒径大小、界面
本文通过对改性酚醛泡沫保温板和其外墙外保温用配套材料性能分析,介绍了改性酚醛泡沫保温板优异的力学、燃烧和保温性能以及配套粘结砂浆和抹面砂浆的性能,研究表明改性酚醛泡沫保温板在建筑保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