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平台系统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水北调是中国目前最重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项复杂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输水线路长,沿线分水口、退水闸和控制设施多,运行调度复杂,不仅要满足常规输水需求,还需实现冰期输水.因此,开发一个运行调度的数字平台对于安全、可靠、实时、经济的输水要求十分必要.本文论述了南水北调中线二维数字平台的研究开发思路,该系统以ArcGIS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Oracle数据库实现全线各类数据的统一管理,并集成水力学数值仿真模块、水力控制模块、冰情分析与预报模块、冰期榆水控制模块,实现输水系统特性分析、运行调度方案优化、防冰措施研究和信息管理查询等功能.
其他文献
海底管道附近流体运动的雷诺数量级一般较高,具有明显的紊流特征,采用紊流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流场.标准k-ε紊流模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紊流模型,本文采用该模型模拟了管道周围的流场.由差分法求解该模型,分析了管道处于海床不同位置时的流场,包括管道微露、半露、微埋和悬空四种情况,和现有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本文所给出流场模拟的合理性;讨论了管道和海床的相对位置对流场的影响;给出了管道微埋时流场压力的分布,
河道主槽两侧修建生产堤缩窄了洪水过流断面,对汛期行洪带来了很大影响.本文以辽河下游辽中至入海口河段为研究区域,利用DHI公司开发的MIKE21二雏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对现状生产堤、废除生产堤两种工况条件进行了典型频率洪水演进的模拟,河道的糙率由历史洪水率定.模拟计算给出了两种不同地形对断面洪水过程、河段流速、河道洪水水面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废除生产堤使洪水提前进滩,利于河道泄洪.与现状生产堤相比,辽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必要性,提出了影响我国雨水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原则及利用模式,并对雨水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针对水利工程中高速掺气水流的特点,采用双流体模型对溢洪道掺气坎处的流场进行了水气二相流三维数值模拟,把水、气两相看成是在空间共存的,可以相互穿透的两种连续介质,构建了两相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式,用以模拟掺气水流的流场.分析了在单一气泡直径下流场内沿程掺气浓度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分布规律一致,表明双流体多相流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掺气浓度的分布规律.
基于轴对称假设模拟了二维黏性不可压缩圆球绕流流场,采用混合有限分析法进行方程离散以准确模拟对流效应,采用多块网格技术和夹角修正技术以提高网格质量,计算并模拟了Rep在0.1 ~ 3000范围内的圆球绕流的阻力及尾涡形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当0.1≤Rep≤1时,阻力的计算值与Stokes解和Oseen解吻合并介于两者之间;1≤Rep≤ 250时,可以较好地模拟绕流分离涡的性质,并成功在Rep=25
本文重点研究了水库溯源冲刷跌水处的冲刷模式,对于水库溯源冲刷的跌水段,水流一般呈急流状态,弗汝德数一般大于1,该种流态情况下,水流具有强烈的冲刷能力,结合近年采紊流相干结构理论研究的成果,认为相干结构对泥沙启动起到主导作用,即:紊流相干的猝发阶段,宽度为水深的2倍左右,长度为猝发宽度的3倍,由此可以确定跌水处被冲刷泥块的大小.针对以往的溯源冲刷模式大都是事先给定冲刷形态问题,充分考虑对水流流态作用
为了解决我国的河流泥沙灾害,尤其是新疆的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的初期成果,经过理论分析,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沙棘植物“柔性坝”过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尝试推导了一些相应的公式.对植物坝前上游段推移质泥沙的输移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进行了植物坝前壅水区内河床冲淤计算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
滩地较为宽阔的复式河道在水流漫滩前、后过水宽度及水流流向变化较大,在进行二维模拟时,如采用传统的(非)正交曲线网格或非结构三角网格均难以适应其复杂的水流条件.本文建议采用混合网格对计算区域进行剖分,即在河道布置顺应水流方向的四边形网格,在滩地布置三角形网格,这样以较少的计算工作量获取较高精度的计算成果.漳河下游河道的验证计算成果表明,本文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验证成果和实测成果吻合较好.
天然较复杂的浅水流动结构需由通用性更好的统一模式来描述,同时任意复杂的天然岸边界也需要计算模型拥有对任意边界的适应性.有鉴于此,本文建立了水深平均意义下的显式代数应力模型(DEASM),并结合水深平均k-ε紊流模型(DKE)、水深平均代数应力模型(DASM)对蕴含丰富流动特征的丁坝绕流现象进行了非结构网格模拟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精度上,各向异性DEASM模型总体上要好于DKE模型和DASM
以k—ε湍流模型封闭Reynolds方程,采用VOF法追踪自由表面,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对巨亭水电站溢流坝段的泄流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溢流坝段的泄流能力、水面线、压力分布和流速分布,计数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