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含冲击模型的高压开关设备缺陷分析与预测方法

来源 :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运行累积的大量数据分析无论对电网的智能化还是未来的电网大数据分析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高压断路器为例,使用大量变电站累积运行数据,在高压开关设备的环境与自身参数和缺陷之间引入了一个中间层,即隐含冲击层,提出了隐含冲击模型.首先引入设备缺陷族的概念进行数据向量化处理,然后使用无监督学习的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方法建立隐含冲击下丰富种类缺陷的分布,最后使用稀疏回归的Factorization Machines方法建立环境设备参数和隐含冲击的数值关系,从而建立环境设备参数和多种类缺陷间的对应关系.解决了电力系统中大量以记录形式存在的数据难以分析的难题,能实现多种类弱相关缺陷之间的关联关系挖掘和对设备缺陷的分布预测.算例表明,模型能合理地进行缺陷的聚类,并为设备运维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近区短路导致变压器绝缘受损是一种常见的变压器故障,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一起500kV 变压器绝缘故障,从油色谱分析和电气试验两个方面诊断了故障性质和故障部位,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规律对于线路安全运行非常重要,而且能够为绝缘子串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数据。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并分析了110kV、330kV及500kV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情况,并结合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标准电压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XWP2-70、FC-100/146 及XWP-300 这三种类型绝缘子的误差,研究了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呈现出不对称的
绝缘子污秽及其受潮程度影响输电线路外绝缘安全.为了判断绝缘子污秽受潮程度,本文研制了基于相角差特征值的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试验系统,通过检测装置电源与采样电阻电压之间的相角差来描述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全过程.在矩形玻璃平板进行了污秽受潮试验,研究了相角差与污秽受潮过程、以及饱和受潮条件下不同盐密值的关系.试验用盐、灰分别用氯化钠和硅藻土模拟,盐/灰密值分别是0.05/1.0,0.1/1.0,0.2/1
输电线路覆冰一直是威胁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随着分裂导线被广泛用于特高压、超高压线路,但对于分裂导线自然环境下覆冰增长特性的研究,至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深入研究。大多是基于人工试验模拟导线覆冰的方式来研究,这与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为探求分裂导线在自然环境下的覆冰特性,在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站完成了三分裂导线的覆冰试验。根据观测结果分析得到:三分裂中各子导线覆冰迎风面生长速度远大于背风面,且横
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是影响其覆冰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FLUENT 软件仿真得到了不同直径导线和3 种伞形结构复合绝缘子的空气流场及外部水滴的运动轨迹,并计算出相应的水滴碰撞系数(E)。基于E与导线直径的关系,提出复合绝缘子覆冰等效直径的概念,定义如下:在中等风速(8m/s)的条件下,若复合绝缘子的E 与某一直径的导线相等,则将此直径作为复合绝缘子的覆冰等效直径(Deq)。以此作为其伞形结构的特征参数
根据统计,架空线路各类故障原因中,雷击跳闸已成为主要因素。为保证及时判断线路跳闸原因,查找故障点,快速恢复供电,北京电网建设了数字式雷电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数字式雷电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并根据2013 年雷雨季的运行情况,对系统各项指标进行了分析总结。
对一起500kV 变电站构架避雷针折断事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材料分析和建模仿真分析,发现故障是由于设计的构架避雷针柔性法兰结构应力不足,在长时间交变风载荷作用下发生断裂。针对此次事件,提出了该结构避雷针的加固措施和改进设计方案,以确保构架避雷针安全可靠运行。
天中直流投运后,系统一旦出现单极大地或不对称运行方式,很大的入地电流将对河南电网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河南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建立河南省直流偏磁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河南省主变直流偏磁分布特性。并结合现场实测,制定河南省直流偏磁分级防护治理方案。并研制可靠返回系统的的电容型直流抑制装置,实现控制系统断电时旁路保护可靠动作,有效的解决了天中投运对河南电网主变的直流偏磁影响。
状态检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修方式,它的依据来源于设备状态的定期评价。伴随不停电检测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状态检修模式已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依据线路历史运维数据建立样本数据库,对近10 年危急、严重缺陷和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状态量和检测方式的检出效率,结合专家评估筛选出74 个关键状态量,进行了关键状态量的盲检率优化评估;分析了取消输电线路停电例行试验可行性,并开展了经济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以莱芜电厂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对象特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再热蒸汽温度传递函数模型,并针对二次再热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再热蒸汽温度漂移等问题,将模糊控制算法应用到再热蒸汽温度控制上来.理论仿真表明,模糊控制的引入能够在缩短调节时间的基础上显著抑制系统的超调量,具有更强的非线性、抗干扰性和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