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众为本,指导科学传播实践

来源 :北京市科协,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传播,特别是科学知识的传播,在虚拟环境中具有其他媒体所没有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我们认为要有效地让受众接受所传播的知识,首先需要建立专家和受众之间的共同语言,并通过鼓励受众参与来更有效地建立这种共同语言;其次是寻找受众在知识传播中的实际利益,使受众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从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同时,我们还认识到,科学精神的传播需要受众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学习和接受理解过程.只有在传播过程中熟悉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并将知识传播的目标和受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受众的接受过程才能有效、长期持续进行.虚拟环境的科学知识传播提供了明显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平台.科学传播只有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被受众所接受和传承的程度.以受众为本,是做好科学知识传播的唯一途径.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世博文化与海派文化都具有多元共生与兼容并蓄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这种文化特点的具体内涵,并通过对这种文化特点的原因探究以期能更好地阐明这种文化特点对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和谐是人性发展的一种内在尺度,和谐的生命活动,是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群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上海世博会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秉持“和而自由、和而多样、和而不同”的审美文化,奏响“成功、精彩、难忘世博”旋律,和世界人民一起思索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城市进程中遭遇的共同难题,探寻城市和谐美,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本文通过介绍上海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财政金融、文化艺术的基本情况,让给更多的人,了解上海、喜欢上海,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体现世博会的主旨思想.
本文综合应用主题搜索技术和深网信息集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科普领域的主题深度搜索引擎.文中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主题信息采集策略以及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网页分类器的高准确性,最后设计实验验证系统搜索效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比较分析.
博物馆对公众的免费开放,激发了全民对博物馆的热情,这种新情况,也要求我们对依附于传统博物馆之上的数字博物馆服务公众的水平必须提升.如何适应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博物馆人的使命,改变数字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与模式,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挖掘.web2.0概念与支撑技术的成熟,为我们开展对数字博物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旨在讨论在wcb2.0环境下,数字博物馆将为公众提供的服务模式和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