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陀螺光敏性毒性成分的研究

来源 :国家真菌毒素防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真菌毒素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陀螺Bulgaria inquinans(Pers.)Fr.作为一种长白山地区食药兼用的真菌,食用不当会引起光敏活性中毒反应.在夏、秋季节常见于蒙古栎的倒木及树桩上.近年来国内外对胶陀螺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现已从胶陀螺中分离得到了苯并[j]荧蒽类、azaphilone类、醌类、甾类、萜类、苯丙素类等50多种化合物;在药理活性方面,胶陀螺具有抑菌、抗癌、光敏、抗疟疾、抗氧化、止痒、杀虫、抗血瘀等活性,而其中胶陀螺的光敏活性作为其特有的作用一直被关注.吉林农业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课题组历尽18年的研究在发现光敏毒性提取物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发现和明确了光敏毒性组分及光敏活性成分,为长期困扰长白山地区独特的“蘑菇能把嘴咧歪”现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解释。
其他文献
基于磁珠的免疫亲和纯化方法(magnetic-bead-based immunoaffinity extraction,M-IAE)已经广泛应用于复杂食品及饲料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的富集.然而,这种方法在应用上有其自身的缺陷,包括免疫亲和材料的富集能力差、重复使用性差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IAE方法富集玉米样本中的黄曲霉毒素B1。通过制备具有良好环境耐受性的纳米抗体(anti-AFB1Nb
本文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纯绿青霉(Penicillium b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炭黑曲霉(Aspergillus carbonarius)等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严重的胚胎毒性、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严重危害食品、饲料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文以近红外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发光标记物,结合磁分离技术和适配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镰刀菌属的成员污染了玉米和小谷粒粮谷类农产品及相关制品后产生的非类固醇类、具有强雌激素样作用的霉菌毒素.ZEN主要污染农作物,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及收获后的加工、贮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均可产生,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动物及人类的健康,给农业、养殖业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选择抗体灵敏度及亲和力相对较好的4A3-F9株抗体组装ZE
果蔬在生长、采收、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过程,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特别是在贮藏期间,由病原菌侵染引起的果蔬采后腐烂较重,产生并积累各种真菌毒素.其中,污染果蔬及其制品的最主要真菌毒素包括链格孢霉毒素(Alternaria toxin),展青霉素(patulin,PAT),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黄曲霉霉素(aflatoxin,AFT)及镰刀菌毒素(fusariumtoxin).
伏马菌素(Fumonisin,FB)主要是由串珠镰刀菌属产生的一类有毒且致癌的真菌毒素,包括FB1,FB2,FB3等11种,其中FB1是主要的也是毒性最强的组分,主要污染玉米、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及其制品.采食含有FB1的饲料和食品,可导致人及动物中毒,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FB1列为2B类致癌物质(即人类可能致癌物),并对其在饲料及食品中含量做了限量(2mg/Kg)规定[4]。建立快速、
饲料特别易于被各种霉菌毒素污染,而霉菌毒素吸附剂是消除饲料中、低剂量霉菌毒素对动物影响的有效手段.对特定毒素的吸附率是霉菌毒素吸附剂评价的最重要指标,吸附率的测定通常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工模拟猪胃和小肠消化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A)的快速、灵敏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霉菌毒素吸
玉米穗腐病,属世界性病害,可由多种镰孢菌和其它真菌引起.镰孢菌引起的玉米穗腐病不仅造成产量损失,也会因病菌产生的多种毒素,对人畜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开展玉米穗腐致病镰孢菌毒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重庆市及相邻的四川省32个区县98个乡镇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经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共获得47株拟轮枝镰孢及19株禾谷镰孢复合种,采用PCR反应检测菌株关键产毒基因FUM1及Tr
黄曲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常存在于土壤及其他物质中.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特曲霉等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毒性,且性质稳定,一经污染便很难去除,是极其棘手的食品安全问题.黄曲霉的生物防治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尽管已经筛选到很多抗黄曲霉的化合物,但是真正能够投入生产实践应用的却很少。据研究表明,抗菌脂肽iturin家族中的Bacillomycin D是一种从微生物中分
本研究发现麝香草酚作为一种植物源杀菌剂可以诱导黄曲霉孢子凋亡从而导致其裂解死亡.黄曲霉孢子经麝香草酚处理后,大部分孢子会发生凋亡现象.在前期凋亡过程中麝香草酚引起孢子内钾离子(K+)浓度升高,并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引起线粒体损伤以及相关凋亡因子的释放.在后期的死亡过程中孢子经麝香草酚处理还会产生一氧化氮(NO),并且NO的产生与ROS的积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NO作为一种死亡信号在孢子裂解死亡
霉菌及其毒素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了保证储粮安全,降低粮食在储藏过程的损失,建立一个能够有效预测粮食储藏过程中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以杂色曲菌素(Versicolorin A,Ver A)作为监测指标,探讨在模拟仓储条件下,其水平与储藏后玉米污染黄曲霉毒素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含水量12%~16%的玉米样品在储藏过程中AFB1的积累与毒素积累前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