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梳拉舍尔棉蕾丝面料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

来源 :2013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梳拉舍尔棉蕾丝面料在针织服装中应用的方式强化了针织服装的成衣风格.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棉蕾丝面料的特点,阐述了蕾丝面料与针织服装的关系,归纳总结了棉蕾丝面料在针织服装中应用的布局方法.为针织服装设计中更好的运用棉蕾丝面料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使针织服装设计更适应现代化的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以仿棉聚酯纤维纯纺纱、纯棉纱及四种不同混纺比的仿棉聚酯纤维与棉的混纺纱共六种纱线为原料,分别织成双罗纹针织物,对上述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探讨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的起毛起球性能.结果表明,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甚至可以达到棉针织物的起球级别.
文章首先对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用纬编织物的类型进行了概括,包括提花、素色、间隔以及全成型织物等,并对这些织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从花型图案设计、原料的选择、上机工艺以及后整理工艺等方面,对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介绍.最后从原料选择、面料开发以及后整理几个方面对汽车用纬编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羊绒空气层双面针织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蓬松性,为了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挺括性,可采用锦纶复合羊绒进行编织.在手摇横机上尝试进行了锦纶复合羊绒空气层双面织物的编织,研究空气层对织物保暖性能的影响,以及锦纶对织物的硬挺度和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为:手摇横机上奇数横列的双面织物织出为条纹效应,而偶数横列的双面织物为纯色;织物经密均为5-6个线圈/cm,纬密分别为10个/cm、12.8个/cm、12.6个/cm
通过分析当今防刺材料的发展现状,发现所用增强织物的适型性对整个防刺材料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对适型性优异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MBWK织物)的适型性进行了探讨,为防刺材料的研究及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根据羊毛分子结构的特点,采用浸渍法将青岛染整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抗菌防臭整理剂AM101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探讨了整理剂对羊毛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通过将AM101抗菌剂与柔软剂配成混合液,然后对羊毛织物进行浸渍,烘干处理;采用晕圈法测试织物的抗菌抑菌挫.实验结果表明:经过AM101抗菌剂与柔软剂混合液处理的试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并且织物的染整工艺对其抗菌性能也会产生影响.
VILOFT纤维100%来源于桉树天然木质素,是新型绿色环保纤维的代表,是一种带有独特的扁平横截面并且表面成钝锯齿形的特种粘胶纤维,这些特性造就了其织物抗静电性好、芯吸性能良好、透气性能及湿气调节功能佳.选用细度为14.8tex的VILOFT纤维纯纺纱编织而成的罗纹半空气层针织物为实验材料,采用碱氧-浴法,运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相结合的方法,以白度和顶破强力为测试指标,最终确定VILOFT纤维纯纺针
现代高新技术在纺织印染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缩短了印染加工时间,降低了环境污染,节省了能源,同时保持甚至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本文通过对超声波染色工艺与常规染色工艺进行对比研究,考查超声波法和常规法对活性黄染料理化性能的影响,主要依托红外,TG等手段对染料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活性黄染料红外、TG性能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叙述了化学防护服的性能要求、生产加工、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及应用,并进行了PPS与PTFE针织物应用于化学防护服面料基布的可行性分析.
超声波染色技术是一项方便、高效、安全的清洁生产技术,对建立节能、减排的染色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应用中的超声波的频率主要集中在20KHz-50KHz的范围,而本文采用频率为1.7MHz的高频超声波处理活性染料,并将超声后的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采用FTIR(傅里叶红外仪)、XRD(X射线衍射仪)、DSC(动态热流式比表示扫描量热仪)、TGA(热重分析仪)对高频超声后的活性染料进行理化表征,
本文探讨了阳离子浓度、颜料浓度、粘合剂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染色工艺为:颜料浓度为30g/L、粘合剂浓度为80g/L.焙烘温度为140℃-150℃、焙烘时间为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