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突出重点,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来源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中华慈善总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等大局都对社会救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抓机构编制人员的落实,以及从建立分片包点联系制度、坚持“六榜”公示制度和实施分类限期救助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使社会救助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从而提升社会救助的工作水平。
其他文献
慈善超市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实施慈善救助的新途径新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捐助物资交流平台,承担着接收捐助、实施救助、捐赠物资变现三大基本功能。文章以济宁市为例,讲述了济宁市慈善总会积极探索慈善超市运作模式,实施连锁经营策略,有效整合了捐助资源,发挥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慈善事业既能够调剂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又可以改善弱势人群的生存质量,凸现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讲述了慈善机构与企业界建立“伙伴关系”,推动商业利益和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共谋双赢,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以及搭建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的措施,从而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贡献。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文章讲述了作为民间社团组织的慈善机构,要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同样也需要有一个事业性很强,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由解放思想,倾心慈善,从“官、穷、等、孤、守”五个字中解放出来,从而不断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慈善事业发展中政府的引导、监督和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其有利于政府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慈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的直接反映和实践载体,不仅是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公益事业民间化的典型代表,而且能够发挥社会转型期间发展新的社会道德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大慈善的宣传和社会影响力,从企业文化的高度来探寻企业发展与慈善事业的结合点,把慈善公益活动与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有机契合,推动慈善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真正走上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有人形容慈善事业是社会良心事业。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慈善文化对社会良性运行、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中美慈善文化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了构建中国新的慈善文化的举措,使慈善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某区社会救助工作现状,在此基础上讲述了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立法、增加投入以及建立受救助人员公示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从而保证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慈善是一项社会事业,已成为社会救助和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补充。是构建和谐、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讲述了动员和组织全民参与慈善活动,从思想、道德、伦理诸方面挖掘人们的慈善潜能,不断提高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社会化健康发展。
以“慈善”为基根创办的慈善会,它既敢于向富人群体伸手募捐,按募捐人意愿和慈善会所掌握的弱势群体者实行救助,使真正的弱势群体成员受益。又可调和部份社会矛盾,为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一定的“稳定器”作用,他的功能和潜能是党委、政府无法替代的。文章首先讲述了信任危机影响粉慈善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将慈善事业办成信得过的群众团体组织,同时建立健全一套好的制度,大力宣传弘扬慈善事业,进而增强全民的慈善意
由于政府逐步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组织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人们的慈善意识开始得到提升,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文章以三峡库区慈善救助为例,首先分析了提高三峡库区慈善救助能力积极的作用,同时客观分析提高三峡库区慈善救助能力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讲述了提高三峡库区慈善救助能力的措施办法,从而实现慈善事业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