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散布装药爆炸威力特性研究

来源 :2018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basij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下目标的抗爆能力及机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单发装药战斗部因爆炸能量利用率低,难以对目标产生高效毁伤。而集束式战斗部能形成一定散布范围与散布密度的杀伤效果,故在水中兵器中尝试采用集束式装药。本文通过数值仿真与爆炸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水下散布装药爆炸威力特性的研究。研究得出,单发装药分散为多发装药之后,爆炸能量重新分布,在散布形式的对称区域爆炸压力得到显著的叠加增强;在适当的散布条件下,还会发生气泡聚并融合效应;即便总质量更少的多发散布装药相对单发装药,在适当的散布条件下,在较远距离的不同方向上,冲击波压力都有增大,衰减变得缓慢,比冲击波能增加明显,有效毁伤范围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主要由冲击波能造成毁伤的水下目标,采用散布装药进行打击是具有明显工程适用价值的。
其他文献
由于在DDAM计算中无法应用接触等非线性边界条件,因此在常规的DDAM计算中无法实现设备转动副相对转动的动力学模拟。在本文中,通过在设备的转动副之间设置两个不同的耦合约束,建立了DDAM计算中设备转动副相对转动的模拟方法,解决了DDAM计算中无法模拟设备转动副相对运动的问题,较为准确地得到了冲击载荷作用下设备转动部件的动响应。
对于船舶结构与设备的冲击响应而言,基础结构的阻抗并没有大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忽略设备阻抗对基础冲击运动的影响,因此,对设备的冲击环境进行分析必须考虑“谱跌”的影响.本文采用四端参数和阻抗分析方法,对简化的“船体-基座-设备”系统进行分析,考虑了设备对基础的反作用影响,提出基于阻抗的冲击环境计算方法,最后设计原理性试验模型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理论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最大偏差为21.7%,表明该方
随着水中兵器的不断发展,水中爆炸能量转换也成为武器设计者及舰艇抗爆设计者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炸药能量输出与转换较为关键的爆炸近场区域,受到水下炸药及战斗部设计人员的重点关注。然而,由于水中爆炸近场的压力较高,超出一般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因此,光学测量更为有效,尤其是可精密定量化观测的高速扫描测量法,不仅能够有效获得该区域冲击波速度及超压的变化历程,还可获得水泡一次脉动早期的加速过程,这对于水下爆炸
含铝炸药能改善能量的输出结构,增强爆轰产物的做功能力,将其应用于水下爆炸,能显著提高水中兵器爆炸威力及毁伤能力。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方法对TNT和含铝炸药RL-F近场水下爆炸冲击波进行模拟,并基于电测法采用PVDF压力传感器开展相应的实验。通过将仿真结果与实验值及经验值对比,证明采用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参数和有限元模型,CEL方法能准确地模拟TNT和含铝炸药近场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过程
为了研究装药数量对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特性的影响,利用水箱开展了小当量装药的水下爆炸实验,通过高速摄影观测了多个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获得了单个装药、三装药和四装药的水下气泡脉动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多装药水下爆炸的气泡周期与装药间的距离有关,当装药间距L接近于单个装药气泡半径(L/rb≈1.0),多装药爆炸气泡融合后的气泡周期与单个装药一致,并且融合后的气泡周期随着装药间距的减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会议
采用LS-DYNA软件对排水量5890 t的某船体梁在315 kg TNT水下近距爆炸下的鞭状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阐述了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和船体梁鞭状运动的过程,分析了药深对船体梁鞭状运动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船体梁的第一次中拱、中垂运动与炸药的第一次膨胀、收缩过程在时间上大致同步,而船体梁的后续中拱、中垂运动与炸药的后续膨胀、收缩过程在时间上不再同步;随着药深增大,船体梁的第一次中拱、中垂运动
水下爆炸近药包表面由于冲击波压力幅值高、衰减快,并伴随爆炸产物的强冲击作用,对压力测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的绝大部分测量方法都仅能获得峰值或者较短的有效时程,无法满足水下近距爆炸相关研究的载荷需求。本文采用自制压电式传感器,针对近药包表面的强载荷特性进行了防护设计,对50 g TNT药球6倍药包半径以内的冲击波压力时程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完整的压力时程曲线。并通过与光测及经验公式进行比较,验证了
会议
Lode参数是材料应力状态的一种重要表征方式,为揭示其对材料断裂损伤的影响规律,本文设计并开展了多类试件的材料拉伸破坏力学性能试验,其中包括光滑圆棒拉伸试件、缺口圆棒拉伸试件、平板拉伸试件等,通过测量试件破口处面积变化,获取了各类试件断裂应变等重要参数,同时借助数值仿真手段,提取了各类试件破坏位置Lode参数等应力状态表征量。计算结果表明: (1)光滑圆棒、缺口圆棒试件由于具有对称性,破坏位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