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第四届海峡护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108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2011年7月-2012年7月114例创伤患者为实验组,应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医院反应时间.结果 实验组在医院反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能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医院反应时间,提高患者对院前急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清中神经生长冈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冈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T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钙结合蛋白(c
会议
目的:调查某精神专科医院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共病情况.方法:研究纳入193例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并获得书面知情同意.患者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病人,性别和年龄不限.采用二阶段法,先由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DSM-Ⅳ诊断标准筛选出重性抑郁障碍与双相障碍,采用自制躯体疾病调查问卷进行躯
通过监测控制患者的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保证喉癌并发糖尿病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目的 通过调查即将实习的本科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期望值,了解本科护生对实习带教老师各方面的期望,为临床选择带教老师提供参考,以及为带教老师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方向,提高护理教育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南昌大学护理系2010级即将实习的5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最期望的老师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并且倾向于高职称的带教老师。带教
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肿瘤患者基础代谢率增加,营养代谢出现异常,无法维持机体营养需求,常伴有不等程度的营养不良或恶病质,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营养评估及胃肠功能等来选择何种方式的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的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预防电解质紊乱,及时对症处理。
目的 改进供应室工作人员排班方法,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根据我院供应室工作性质和特点,增设无菌传递窗。调整上班时间,改进排班方法,采取弹性排班制等方式进行排班。结果 增设无菌传递窗,和改进排班方法后,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有着明显的提升。结论 通过改进排班方法,不仅满足了临床科室及手术室物品的需求,而且使供应室的人力资源达到最佳的利用和管理。
美学中所谈的美感是一种正性的积极情绪,它给人们带来心情舒畅、愉悦、激励人奋发向上。护理人员对美的追求,通过自己美的心灵、仪表、言行去感染患者,可以激发调整其失衡的心理、身体,促进疾病的痊愈和健康恢复[1]。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区域,护理美学怎样体现呢?这值得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探讨。笔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试就护理美学在手术室的应用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就正于同道。
会议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的最佳护理方案,总结护理要点和具体措施,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2010.01--2013.01年收治的子官内膜癌术后化疗的患者20例,在化疗前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在化疗中进行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主要有饮食护理、血管护理、预防静脉炎护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分析,制定相
随着各项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职业危险亦日益增加;大量化学消毒药品、生物制剂的应用,也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门诊输液中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日益突显。我们发现门诊输液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对各种风险的防护意识较为薄弱。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加强了门诊输液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监督和管理工作,针对患者输液中安全防护管理和门诊护士在门诊输液中的安全防护
会议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社会支持情况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具体可实施的压力应对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有压力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66例进行社会支持、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测量。结果 有压力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一般,社会支持利用度大于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最差;积极应对方式与家属照顾者压力总分及压力水平、个人负担、角色负担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