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硕士点建设的要素探索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图书馆设立硕士点是培养图书馆高级人才的一条新途径,近年来已得到迅速扩展。研究生培养是完全不同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一种范式,在缺乏办学和科研经验的背景下,如何搞好研究生教育,是摆在有关高校图书馆面前的新问题,积极分析和探索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要素,及时进行交流和探讨,可避免图书馆办学中的偏颇,有利于硕士点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环境,对专业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改善现有馆员的知识结构,有意识的培养适应本馆信息服务需要的专业信息管理人才。
文章阐述了当今时代我国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培养原则,探讨了我国现代图书馆人才培养的对策。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实施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最大程度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人性化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提供物质保障。
高校图书馆将诸如图书加工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有助于提高文献建设质量、采编工作效率,是市场机制下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必然趋势。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图书馆行业已形成了图书加工业务外包的社会环境。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采访工作,拓展采编工作业务内容,将成为采编工作今后的重心。
本文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分析高校整合后图书馆读者量的增加导致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从读者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文献资源的优化整序、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等方面,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是一个集文献与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型文化教育机构.在视觉传递过程中,馆标作为图书馆导引读者、形象自己的标记尤显重要,它是由色彩与符号组成的,是连接读者和图书馆内部职能与流程的艺术链,在实际工作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在南京图书馆新馆即将全面开放之际,本文从巧建新馆舍、塑造新形象、树立新理念、拓展新服务、开发新特色等五个方面对南图新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产生的背景,以及在新形势下图书馆要建设学科馆员队伍所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如:在对学科馆员的素质、培养、挑选、管理上的要求。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文章论述了学科馆员的现实意义和学科馆员的职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数字图书馆的评价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数字图书馆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信息的数字图书馆综合评价方法。在数字图书馆的评价中,专家给出的信息可能为语言信息,同时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的权系数是数字型信息。本文引入混合信息加权算术平均算子,综合集成数字图书馆评价的有效信息,从而解决了数字图书馆采用混合信息的定量化的综合评价问题。文中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