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引起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为临床规避后患提供借鉴,为再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儿共22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首次骨折情况与治疗方案、固定装置去除时间、再骨折时机与部位、再骨折致伤暴力程度等资料,并分析其与再骨折的关系。总结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治疗方式选择的体会。结果同时期我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首次骨折)患儿男女比例为2.43/1,而再骨折患儿男女比例为1.2/1。首次骨折的患儿0-4岁年龄组占61%,4-10岁占31%,10-14岁占8%。相对应的,再骨折的患儿0-4岁的占9%,4-10岁占45.5%,10-14岁占45.5%。首次骨折后保守治疗1例,其余21例均为切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儿中有9例为内固定取出后原骨折部位再骨折。内固定取出距首次手术时间为5.5个月至18个月。内固定取出后距再骨折时间1周至8周不等。其余12例为内固定未取出时即出现再骨折,其中2例为钢板最近端或最远端螺钉处再骨折,钢板完好,另10例为原骨折处再骨折并钢板断裂。内固定未取出时再骨折的病例,首次手术后患肢完全负重的时间为2-4个月。对于再骨折的治疗,首次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的1例患儿,本次采用切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首次骨折手术治疗者,有2例因髓腔过小或体重过重而采用长跨度钢板螺钉固定。其余均采用髓内钉固定。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与多种因素,特别是医源性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注意避免可有效规避后患。再骨折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