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致消化道大出血一例报告

来源 :2011年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例患者由钩虫病致消化道大出血,简要介绍了钩虫感染的临床症状,分析了误诊原因,同时对此病的正确诊断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预防食管贲门外科中的三大并发症;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提高食管癌和其它食管疾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食管外科手术中通过将食管环形肌推移成形;用3厘米长的食管粘膜与1厘米的胃粘膜向胃腔内翻转成形吻合术来重建贲门扩约功能和抗反流功能。通过研制理线器,改进暴露后在食管床内顺利进行贲门再造术。结果:208例食管贲门癌;4例贲门失弛缓症和3例重度反流性食管炎,1例食管下段癌术后严重返流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减低剂量的地西他滨方案治疗5例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5例患者共接受14个疗程化疗,2例原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未缓解,1例继发于MDS的急性白血病虽未缓解但可出现短期的原始细胞比例下降。1例MDS-RAEB及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患者获得血液学改善。毒
目的:探讨肿瘤住院患者科学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方法:在住院患者床头卡背面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住院时段及个体化疾病特点所需书写患者疾病、检查、治疗、护理等宣教知识,责任护士、护士长适时巩固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结果:患者对疾病知识、特殊检查、疾病治疗、护理等健康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且掌握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利用床头卡制作患者健康宣教手册实施健康宣教的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2例老年DLBCL的临床特征,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本组52例DLBCL,中首次就诊有B症状者17例(32.7%),临床分期Ⅲ-Ⅳ期者30例(57.7%),年龄调整IPI中危~高危者29例(55.8%)。以CHOP为主要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32例(61.5%)。患者ECG异
目的:观测面神经损伤后应用不同修复方法的疗效差异,寻找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方法,为临床面神经损伤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将50只家兔的左右颊部共100侧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A组:切除5mm面神经颊支,用等长的耳大神经移植。B组:在A组的基础上,于术中、术后第1、2、3、4天分别在局部注入2000u的神经生长因子(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制)。C组:切断面神经颊支,原位行端端吻合。N组:对照组。术后饲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HP在胃窦及胃体的分布情况与内镜下病变特征及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筛选需行胃体HP检测的患者内镜下特点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HP检出率。方法:考虑到幽门螺旋杆菌发生胃体移行后,胃体炎症仍然会明显,故选取镜下胃体发红明显的患者(排除肿瘤、重要脏器疾患,年龄>18岁)。2009年12月~2011年4月期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的287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52
目的:调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Low-Dose Aspirin,LDA)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LDA相关消化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15日期间,随机对北京积水潭医院服用LDA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477例患者进行上消化道症状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服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基础疾病、既往消化道病史、危险因素、上消化道症状及症状积分等,并
文章介绍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症状,并结合病理指出本例巨大食管溃疡与另一种罕见疾病食管黏膜剥脱症的镜下表现类似,鉴别诊断为后者可有仓促进食,强行吞咽过硬、过冷、过热食物病史,立即入院监护及治疗,过程顺利,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急性逆行胃电刺激对肥胖患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16例,男女各8例,体重指数BMI≥30g/m2。通过心率变异记录仪、心率变异分析软件分析获得代表交感神经活性的LF、P1、LF/(LF+HF),代表迷走神经活性的HF、P2、HF/(LF+HF)和代表交感迷走神经活性平衡的LF/HF等数据。研究连续进行4天。第1天,使用临时心脏起搏系统(Mode16416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道粘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采集自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出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3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无内镜诊断资料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非NSAIDs组(n=255)和NSAIDs组(n=103),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