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乡192例农民工煤工尘肺病流行病学现状分析

来源 :第十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研究安徽省某乡农民工煤工尘肺病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数据库,筛选安徽省某乡农民工煤工尘肺病例基础数据,导入Excel,进行汇总统计,再使用SAS8.0软件进行分析并研究。 结果: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该乡共确诊煤工尘肺192例,主要接尘在80年代以后,平均发病年龄为48岁,平均接尘工龄11.43±6.86年,与我省国有矿区尘肺病发病年龄(53.19+8.55),发病工龄(24.19±7.32)比较,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发病工龄大大缩短。 结论:煤工尘肺病呈慢性进展,脱离接尘作业后仍会发病,易并发肺结核,影响接尘工人健康与寿命。农民工脱尘后的健康监护、就医、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武钢大冶铁矿1960-1974年间登记在册且工作过一年以上的所有工人建立研究队列,随访至2003年底。收集队列成员的基本资料、工作史、疾病史资料等,以及各工种历年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随机选取部分队列成员,测定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多态性,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对尘肺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估计各因素对铁矿尘肺发病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不同睡眠剥夺时间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TP)及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影响,为探讨Ng参与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文以近期我国3000名成人头面尺寸测量数据为基础建立头面尺寸数据库,根据头面尺寸指标脸长-脸宽的二维分布提出国人头面二元分栏。采用主成分分析对10项稳定的头面尺寸指标(最小额宽、脸宽、鄂宽、脸长、瞳孔间距、头宽、鼻突长、鼻宽、鼻梁宽、鼻长)分析后提出国人头面PCA分栏。通过我国成人头面数据在不同分栏的分布比例分析两类分栏对成人头面划分的适用性。
目的:了解昆明市厂矿企业员工健康状况对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健康测量量表SF-8及生产力受损一般健康状况问卷对昆明市21家厂矿企业的1187名职工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对健康状况和工作生产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昆明市厂矿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普遍偏低,生理健康状况得分49.97±6.62(11.22~61.46)分,50分以下占58.2%;心理健康状况得分48.
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是一种或多种化学物意外释放使在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群体在短时间内突然吸入或摄入或皮肤污染大量化学物,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体健康,使机体发生各种中毒病变,精神创伤,致残或死亡。本文介绍了常见化学物的特性及其靶器官的损害,提出突发群体化学中毒事件,导致的精神创伤和心理障碍不容忽视,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中毒事件的心理干预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同时将职业卫生信息报告工作作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本文介绍了2008年度镇江市职业病发病及报告情况,阐述了2008年度镇江市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情况,提出了职业卫生信息报告工作开展的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解释并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为职业病计划执行过程提供有用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评价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信息服务。本文对南通市2006年-2008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通过分析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
本文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对电力行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通过介绍电力行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现状,剖析当前电力体制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的主要难点问题,行业迫切需要获得其相关企业集团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数据以指导工作。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的:为解决急性职业病漏报率高的现况,提高急性职业病监测质量。方法: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合肥市采取组织开展培训、分类管理、并以行政文件形式把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纳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年度防病目标考核内容中,并把工作考核成绩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等综合考核管理措施。结果:该措施提高了急性职业病报告和报告质量。结论:采取综合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报告管理
目的:研究卢湾区1994年~2008年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发生主要原因及发生形势。了解其职业病防治措施以及防治效果。方法:对卢湾区1994年~2008年职业病发病形势通过查阅档案,结合生产环境中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各档材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数据用Office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工厂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在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