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图像相关确定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法确定了具有单边穿透裂纹的有限宽聚碳酸酯板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SIF).首先由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获得不同载荷下裂纹附近的全场位移,然后根据已测得的全场位移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位移函数表达式并计算SIF.在计算SIF时,讨论了裂纹尖端位置的确定.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DIC方法准确地测量了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因此DIC为测量张开型SIF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试验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已经成为航天航空结构的基本材料之一。本文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加阻尼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试件悬臂梁阻尼测试实验,提取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阻尼特性,并对其振动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时频域特征。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YBCO超导块材是目前开发较成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类高温超导陶瓷材料。已有的实验发现,在低于20K的环境中,YBCO超导块材俘获磁场可超过10T,远远高于常规永磁材料。但是当俘获场高于10T,超导块材会发生脆性破裂,导致其俘获磁场显著降低。为了对超导块材脆性破裂特性进行深入了解,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采用高速相机对常温下超导材料的破坏特性进行实验测试,不仅得到了三点弯准静态加载条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智能结构材料,在智能结构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受限、封闭环境中,形状记忆合金以其优异的形状记忆效应,广泛的应用在工程连接结构中。尽管以往对连接过程中记忆合金产生回复力的原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对于在连接过程中非接触、全场动态测量其变形与恢复力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实时跟踪连接过程中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的研究还极其有限。
镍基单晶合金的涡轮转子叶片,是现代发动机/燃气轮机中承受温度和载荷最为复杂和恶劣的核心部件。涡轮叶片在工作时不仅承受很大离心载荷和热载荷等,在启动、停机和变速等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有循环塑性变形累积而导致高温低周疲劳失效。涡轮叶片材料的各向异性使得其疲劳性能表现出明显依赖于晶体取向,且具有明显的温度相关性,叶片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引入表面再结晶,这些因素的耦合效应,成为高温疲劳可靠性评估中有挑战性的课题。
人体时时处于运动和变化中,作为人体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细胞会受到多种形式的、动态的力学刺激的作用,因而阐明细胞对力学刺激的响应机制对于研究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细胞力学这一领域仍处于积累基础数据的阶段,其中一个关键即是发展适用于细胞这种活的、非均质的、具有多尺度结构的研究对象的力学实验技术。
仪器化压入是一种微区、微损的测试技术,制样和操作简便快捷,已成为测定微/纳米尺度力学参数的通用方法。常用的压头可分为锥形(三棱锥和四棱锥)和球形两类。锥形压头识别塑性参数时,由于自相似性,必须使用不同锥角的压头多次测试,过程复杂;球形压头识别弹性模量的Oliver-Pharr方法以接触面积和卸载刚度作为分析参量,精度有限。本课题组姜鹏和张泰华等人发展的塑性参数识别方法(简称加载功方法)基于加载功方
钢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应用前景广阔,但应力集中部位的分析、计算和检测仍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次将微机调控云纹干涉仪这一近代高灵敏度面测技术和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的新型测试仪器引入这一领域,将其应用于钢结构应力集中部位的检测和分析,通过对应力集中部位的面侧,解决了系列关键技术难点,并证实了这一测试新技术、新设备引入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异功能。
液体橡胶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由可在常温环境固化的液体橡胶与级配碎石经过特殊工艺混合搅拌而成,由于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孔隙、组分之间粘结不牢靠并可能产生相对滑移,不能简单采用基于应变等效的并联模型或基于应力等效的串联模型计算该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观结构单元串并联模型的等效方法,对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细观结构单元尺寸对估算结果的影响。采用
变形测量是对工程结构变形的速度以及幅度的严密精确测量,这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变形测量方法主要有光学测量和传感器测量等。本文将平面曲线形状重建技术[1,2]应用到土木工程中的变形测量。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变形曲线上离散点的线应变转换到离散点的曲率,再通过插值得到连续曲率,最后用微分几何方法实现对曲线的平面形状拟合。该方法可以实现变形的实时全场测量。在编写了相关程序后,可
固相烧结是陶瓷制备和粉末冶金的重要方法,控制烧结过程中微结构(如颗粒的尺寸、形貌、气孔的大小和分布等)的演化对材料制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分析固相烧结时材料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对于研究微观-宏观关系和改善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实际烧结过程是各种物理过程(如表面扩散,晶界扩散,蒸发-凝聚扩散和晶粒生长等)相互耦合的结果,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机模拟,不仅能解决非线性问题,而且能预判微结构形貌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