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NiCoMnAl)贮氢合金中铝对直封型MH/Ni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BiBO的热膨胀呈现强烈的各向异性.在25℃-299.5℃温度范围内,沿着晶体物理学轴X,Y和Z轴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4.81×10,4.4×10和-2.69×10K.强烈的各向异性的热膨胀所诱导的热应力会引起晶体生长时出现开裂或寄生晶体的现象,从透射电镜观察也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晶体在330K的比热约为0.5J/g.K.
介绍了低对称性非线性光学晶体BiBO(BIBO)的性质及空间确定方法,为该晶体的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BiO-ZnO-NbO-CaO四元系陶瓷材料,并对其烧结特性、相组成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实验结果发现,通过Ca取代A位Zn能明显改善BiO-ZnO-NbO(BZN)陶瓷的介电特性,并获得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高频高介陶瓷材料.随着Ca取代量的增加,样品的相组成也随之变化,当x>0.3时,BiO和BiCaO作为杂相出现.Ca离子的掺杂对样品的介电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可通过C
利用微波烧结工艺和传统烧结工艺获得了晶粒尺寸从0.5μm至15μm的陶瓷样品,研究测试了各样品的铁电相变特征及相变参数.实验表明,BaSrTiO陶瓷材料存在着弥散性相变,相变特性与样品的晶粒尺寸有密切关系,本文比较了各种晶粒尺寸下弥散相变参数.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分解(MOD)法制备出BiTiO介电薄膜.然后在560℃退火30min得到(111)取向的BiTiO薄膜.首次成功地对BiTiO薄膜进行了反应离子刻蚀,使用的气体分别为氧气(O)、六氟化硫气体(SF)、三氟甲烷气体(CHF)以及SF/CHF混合气体.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退火前后的BiTiO薄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前BiTiO薄膜为多晶薄膜,晶粒间距
对(BaPb)TiO型PTCR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现象进行了研究.电性能测试结果表现为:室温电阻随电疲劳周次的增加而增加,电阻变化率随居里点的升高而增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电疲劳后的陶瓷体中产生了沿晶或穿晶的微裂纹;铝离子在电疲劳过程中发生了向陶瓷体内迁移;在铝电极附近的铁电体内部发生了成分的偏聚并形成新的结构相.
采用改进循环寿命的LaNi〈,5〉系储氢合金,高密试加锌球镍,氟化自理聚丙烯隔膜,同时采用带电热处理封口化成,制备了1C充放电,100℅DOD,循环寿命长达800次以上的双发泡式氢镍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