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侵蚀研究进展及在东北黑土区研究展望

来源 :201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之一,冻融交替循环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加剧水土流失.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指山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区有关冻融侵蚀研究的重点方向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他文献
课程体系构建及优化设计是解决专业学科发展与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总量激增与高教学制有限这两大矛盾的有效措施,这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通过比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两所典型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异同,回顾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方向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和学校定位,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提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农科高校特色的水土保持专业培养目标,并对水土保持方向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及优化设计,使之更加符合水土保持专业复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区域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信息科学技术为手段、水保工程技术为核心、生态恢复技术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生产实践技能,强化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实效.实施以学生为主导的个性化培养,以满足“工程绿化、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工程项目管理和水土
山东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学科之一,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步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走出一条“彰显区域特色、凝练研究方向、创新专业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生态经济,引领区域行业方向”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本文从研究方向凝炼、平台建设、团队培育、教学改革、咨询服务等方面总结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成效.
植物根系的力学特性是其固土抗蚀作用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研究根系力学特性如果将整株植物的根系作为研究对象,则存在采集难度大、工作量大以及重复性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3种2-4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杨柴(Hedysarum laeve)、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的根系为对象,通
采矿迹地是一类土壤结构遭受特别彻底破坏与扰动的极端退化的土地类型,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开展植被恢复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对于土壤的养分特征进行科学的评价.论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的典型采矿迹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速效养分(N、P、K)以及有机质含量特征研究,期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对该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立地调控措施提供科学指导.实验结果表明:(1)除塔河铁矿迹地之外,各采矿迹地的速效N含量均较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用量增多,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石油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研究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存在大量的食细菌线虫,但是食细菌线虫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石油污染土壤,通过接种不同密度模式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研究食细菌线虫在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功能及其对污染土壤中石油降解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共设6个处理:高温灭菌石油
莫拉克台风造成台湾近50年来最严重土砂、漂流木、洪水等复合型灾害,在水土环境资源调查与监测部份,藉由集水区整体调查规划与土砂变迁监测与分析,从整体山坡地保安、复育及防灾各面向,重新检讨山坡地规划利用,以全流域集水区系统作整体治理思维,以期整合上中下游水、土、林之综合治理.政府必需订定有效策略,建立以防灾为上位思考之山坡地规划及产业发展蓝图,并鼓励民众参与防灾工作,以有效减轻灾害(降低灾害规模;维生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以保护和扩大京津周边地区林草植被为出发点,以综合治理为基本建设内容,以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为根本目标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突出工程综合成效,按照技术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和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评价,以利于不同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技术措施的合理选择和探索.
京律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一个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内容分为林业措施、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和生态移民四个方面.其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对于区域水环境保护与改善有积极作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与政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做好区域水环境的保护,对京津风沙源项目的推动起着小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对北京市京津风沙源项目中五种主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三级指标体
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冈,己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的土壤侵蚀分类是深入理解土壤侵蚀规律,合理规划和布局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因而也是有效减缓和遏制土壤侵蚀的前提所在.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包括片蚀、面蚀和细沟间侵蚀,细沟、浅沟和切沟侵蚀,冲沟、干沟和河沟侵蚀,,地质侵蚀和加速侵蚀,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阐明各自的划分依据,并探讨其在水土保持实践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