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常规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新方法

来源 :第四届油气地球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裂缝作为地下油气储集空间和油气运移的通道,是裂缝型储层研究的重要内容,裂缝孔隙度是裂缝型储层测井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之一。虽然裂缝定性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很多,但是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是储集层裂缝解释中的难题。以阿姆河盆地某气田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组台缘上斜坡相对高能滩相和丘滩复合体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一种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数据约束条件下,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常规测井资料计算裂缝孔隙度新方法。针对研究区少量有成像测井资料的井,首先利用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资料,结合密度曲线数据和声波曲线数据,运用多种经典模型方法计算裂缝孔隙度;然后计算加权因子,将各种模型计算的裂缝孔隙度进行加权计算,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出的精度较高的裂缝孔隙度作为约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标定,完成有成像资料井的常规测井资料的最终裂缝孔隙度计算;最后,运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起计算的有成像测井资料的裂缝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外推计算无成像测井资料所有井的裂缝孔隙度,并利用交叉验证准则确定其最终预测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本区最优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横向外推较为可靠,计算结果用目的层段实际井漏、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储层参数验证对比,吻合度高,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以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为例,在识别了武汉市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对抗解释结构模型,对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影响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途径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指出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逻辑关系,并提出了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群体主义为基点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出的群体指向性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责任价值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当代公民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青年责任价值取向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必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导向,引领广大青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
基于2002—2019年中国省级单元面板数据,在对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和出口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虚拟耕地资源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探讨虚拟耕地资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和“尾效”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出口波动幅度大,进口呈线性增长特征,其中,虚拟耕地资源出口品种由单一转向多元化,进口品种以大豆为主,占比高达90%以上;(2)农业经济增长对要素的投入更偏向
网络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有助于破除“治理主体缺场”、公共场域萎缩、公共精神消解等“共同体困境”,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网络化再造和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幸福株洲”监督服务微信群的实践表明,网络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有效强化了村民间的联结互动,重构了村民“共同在场”的乡村公共治理场域。群内构建的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结构,呈现出“国家力量在场”与“村民集体意志主导”的双重面向,形塑着乡村治理的公共秩序
[目的]为探明区域耕地非农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路径,实现对安徽省耕地资源的保护及精准管理。[方法]基于1980、1990、2000、2010、2020年安徽省LUCC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并借鉴重心迁移模型,探究安徽省县域耕地非农化过程及空间分布关系。[结果](1)近40年安徽省耕地非农化面积差异明显,4个不同阶段耕地非农化面积呈不断增长态势,耕地非农化强度趋向于皖中最大,皖北次之,皖南最
LiMn2O4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性,是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综述了近年来LiMn2O4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改性处理及冶金-材料一体化新型工艺的的研究进展。制备LiMn2O4的主要方法有高温固相法、微波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等。提高LiMn2O4电化学性能采用的主要手段为表面包覆和掺杂处理。冶金-材料一体化是新型工艺,从冶金矿物中寻找锰源制备锰酸锂可实现材料与原料的
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以含膦酸基团的共聚单体(P-1)与丙烯酸(AA)、异戊烯聚氧乙烯醚(TPEG)等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一系列含膦酸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PCEs),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吸附量测试(TOC)对PCEs进行了测试表征,通过水泥净浆和混凝土试验对PCEs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n(TPEG)∶n(AA)∶n(P-1)=1∶4∶0.4,双氧水、巯基丙酸和抗坏血酸用量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知识的生成。"研、辨、做、写"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式,根据活动课程的不同主题,可实现学生核心知识的建构、高阶思维的培养、内在价值观的丰盈,并在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在高校学术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没有比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训练更合适的了。课程思政即立德树人,具体来说是培养学生责任、敬业、诚信和友善等品德。通过对学生的学位论文与科研论文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写作目的、读者对象和学术体裁层面具有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诚信以及基于友善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