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职业足球比赛中,球迷群体在看台上将预先设计并制作的巨幅彩绘等视觉形象作品进行展示,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被称为TIFO。作为足球看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球迷创意,历史传承,球场美学的集大成者的TIFO文化,与现代足球运动一样,都起源于欧洲,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产生巨大影响力。TIFO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贵族在观看角斗士决斗时,可以带着支持某个角斗士的旗帜入场,作为表明支持立场的物化标志物。古罗马贵族在角斗场展示的家族徽章和标识,就是现代职业足球运动中TIFO文化的雏形;意大利的球迷继承了在同一片土地上孕育的古罗马文明的传统,在现代职业足球领域中将古罗马角斗场中贵族的身份展示手段发展成为TIFO文化。20世纪初,赛场上的商业广告是视觉形象要素在足球看台文化中一种较早的表现形式。但这个阶段看台上的球迷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并没有主动的展示出任何包含视觉元素的实体物品,职业足球的看台文化还尚未表现出TIFO文化的特征,或者类似的以视觉化的手段和方式来表达情绪的球迷看台文化形式。20世纪50年代,职业足球比赛中,场边以文字为呈现方式的广告已经比较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影响力较大,受众较广的国际比赛中,比赛时的场边广告已经较为正式且具备一定的规模。这种通过视觉刺激以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尝试,为后期看台文化向视觉化方向发展以及TIFO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欧洲职业足球比赛的球迷群体已经比较普遍的开始自发的运用一些视觉化展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对自己所属球队的支持。这种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看台文化形式,具备了TIFO文化的基本要素。而这些展示物本身,也可以被视为是后来形式多样,设计精美的TIFO图像的初级形态。20世纪70年代,TIFO文化已经普遍的被认为是能够帮助球队赢得比赛的策略之一,比赛时进行TIFO展示的ultras球迷群体也成为了球场上的"第12名球员"。当时球迷们已经开始使用烟火,旗帜及拼图等各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和手段在比赛中为球队助威。这一阶段在意大利甲级联赛的比赛中,以巨幅标语,燃放焰火和挥舞旗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TIFO文化已经初俱规模,球迷对球队的支持行为也已经明显的具有了组织化和仪式化的特征。尤其在70年代末,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两只球队及两队球迷之间的对抗升级,在米兰德比的比赛中,双方球迷更是频繁的使用这些手段来表达各自的强烈情绪。这一阶段以视觉化手段(如烟火,旗帜及巨幅标语等)为主要表现方式的TIFO文化已经越过了初始阶段,开始向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物质层面,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烟火,旗帜及标语等视觉化的载体;制度层面,TIFO文化的主体——ultras球迷组织已经正式成立,球迷们在看台上的助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仪式化特征;在精神层面,TIFO文化已经能够表现出球迷对球队的忠诚,无条件的支持以及对胜利的渴望等观念和情绪。20世纪80年代,欧洲职业足球运动中TIFO文化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在前期较为简单的视觉化呈现手段(围巾,标语,旗帜及烟火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巨幅图像作为其物质载体。TIFO文化也从初始的发源地意大利,逐步的传播到欧洲的其他国家。作为TIFO文化创作主体的球迷群体,在这个时期也形成了更具有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在一个俱乐部的全部球迷中,逐渐分化出一批热情更高,对比赛参与愿望更强,对俱乐部更加忠诚的"死忠球迷(ultras)"群体。90年代之后,欧洲职业足球运动中的TIFO图像的规模范围,表现形式及展示方式上都不断的发展完善,之后更是出现了大量创意十足,设计精美且受到广大球迷及媒体关注与青睐的TIFO图像作品。Ultras球迷群体的组织化程度也更加完善,比赛看台上的TIFO展示越来越成为一种仪式化色彩浓厚的球迷看台文化形式。TIFO文化的涉及范围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从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一直扩散到整个欧洲,并出现了全球化发展的势头,TIFO文化进入了成熟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TIFO文化更是超越了欧洲的范畴,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各国球迷的广泛认同,成为各国球迷参与职业足球运动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不仅在足球运动水平相对较高的南美洲,非洲等国家中被球迷广泛采用,在足球运动发展相对落后的北美洲,澳洲及亚洲国家中,球迷们也通过TIFO文化充分的表现了自己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对俱乐部(或国家)的忠诚与执着。值得注意的是,TIFO文化的发展进入成熟期之后也出现了异化的趋势。TIFO图像的内容中开始出现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视觉暴力及语言暴力等消极因素。在TIFO文化发展的过程中,ultras球迷群体的行为方式往往游走在国家法律的边缘,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局势稳定的一颗定时炸弹,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警惕。